农业的区位因素【预习任务】1、了解农业生产的特点及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2、记下需要教师指导解答的知识或问题。【温馨提示】农业与中国和世界的气候和地形部分联系紧密,请复习地图册ⅠP1和P16、地图册ⅡP3三幅图。【课程标准】农业区位因素【课标解读】1、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重点)2、阅读区域图或地理资料,评价、分析、比较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难点)3、运用农业区位知识,进行农业部门的合理布局。4、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阐述不合理的农业活动易导致的后果。【知识梳理】【活动探究】1、分析影响下列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自然条件:①古巴大规模种植甘蔗()②吐鲁番盘地生产长绒棉和葡萄(农业自然方面社会经济方面________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影响类型和耕作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农业生产的规模。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区位因素区位变化)③天山地区的冬夏牧场()④山区农作物品种的垂直变化()2、分析影响下列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人文(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①以色列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生机勃勃()②日本酒店插着产自荷兰的鲜花()③上海郊区布局乳牛场()④热带水果大规模进入我国北方()【典型例题】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图,分析完成以下问题。(1)分析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2)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3)判断M、N、Q三地的主要农业部门有何不同?MNQ方法总结【限时练习】读我国部分区域图,回答1—3题。1.①地农业生产的主导条件是A.热量B.地形C.水分D.光照2.在②处山区,农民种的玉米在秋天未完全成熟就枯萎了。后来,当地农民使用地膜覆盖技术,提前播种,玉米就能成熟。前期,该地区玉米不能成熟的直接因素是A.热量B.地形C.土壤D.水源3.②地粮食单产高,原因是A.温差大,光照充足B.温差小,光照充足C.土壤肥沃,温差大D.热量丰富,复种指数高4.下图是某地的土地利用示意图。该地规划在①、②两处中发展花卉种植,你认为哪处的区位最好?请说明理由。5.读我国区域图,联系所学知识,回答:(1)珠江三角洲曾经在地势低洼的地区形成了“桑基鱼塘”特色农业模式。目前,该地大量的基面改种蔬菜、花卉和水果。形成“桑基鱼塘”模式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目前,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2)简析在图中北部山地和丘陵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的不利影响。【课堂小结】农业区河流公路城镇①②【日作业】必做题(20min)一.复习、巩固本学案,熟练掌握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熟悉农业区位分析的思路。二.继续复习中国和世界的地形图、气候分布图,要求形成思维地图。三.巩固过关图是我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棉花的优势生产区域示意图,回答1—3题。1.农作物优势产区确定的主要依据是A.自然条件B.交通条件C.产业基础D.劳力数量2.P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优势是A.光照强烈B.水源充沛C.劳力丰富D.温差较小3.制约Q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水源C.市场D.技术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曾经在地势低洼的地区形成了“桑基鱼塘”特色农业模式。目前,大量的基面改种蔬菜、花卉和水果。回答4—6题。4.形成“桑基鱼塘”特色农业的主导因素A.地形B.气候C.土壤D.科技5.“桑基鱼塘”转向“杂基鱼塘”,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A.农业技术改进B.劳动力的转移C.市场需求的变化D.自然条件改变6.导致该地区粮食商品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频发B.工业、城市大量占地C.生产技术落后D.土地肥力降低选做题。(5min)左图是我国某大高原内某城市的气候统计资料,据图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课堂反馈】对照课标解读要求,您还有哪些需要老师帮助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