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乐清市盐盆一中九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正确解释词句在文中的意义并翻译全文。2.能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并梳理文章的思路。3.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直至熟练背诵。方法与过程目标掌握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方法。教会学生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通过交流、合作、探究等进行品读赏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底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掌握文言字词,品味妙语佳句,提高审美情趣。【教学过程】模块一:课时目标导入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所以古代的读书人莫不喜欢游山玩水,而且还把游山玩水看作修身养性、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就是这个意思。由此,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吟诵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文。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古代散文家吴均的足迹,一起去富春江那奇山异水走一遭,并看看他是怎样来解读祖国山河这本大书的吧。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是:【课件显示】教学目标1.能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正确解释词句在文中的意义并翻译全文。2.能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并梳理文章的思路。3.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直至熟练背诵。模块二:听听读读教学板块之一:听听读读1、对于这样出色的写景美文,需要我们好好品读吟诵,就让老师打先锋,先示范读一遍,同学们仔细听,注意生僻字的读音。(教师范读课文)【课件显示】大家在听老师朗读时时,有没有注意到以下几个字的读音?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把每个字连读两遍,同时请把每个字的写法指画一下。【课件显示】缥(piǎo)湍(tuān)轩邈(xuānmiǎo)泠泠(línglíng)嘤嘤(yīngyīng)转(zhuàn)鸢(yuān)戾(lì)窥(kuī)柯(kē)纶(lún)面对如许美文,不亲自品读品读,岂不遗憾?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放声地把课文读一遍,要求读得正确,读得流利。稍后我们请几位同学来展示一下,并请其他同学从正确和流利两个角度进行点评。(老师组织学生朗读、展示、评价。时间约4分钟)经过练习,大家基本上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了,但要读好一篇文章,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大家还应从这几方面加以注意。【课件显示】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节奏——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本文句式整齐而富有变化,文中多用四言,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间以六言并时时加一些虚词,使语言既有词句的自然匀称,又有疏宕谐婉的节奏,读来颇有韵致。如“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一句,则应注意朗读的抑扬顿挫,以读出疏宕谐婉的节奏感。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情感——流露出对富春山水的由衷赞叹、无比向往之情。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力求以“乐山水”之心去读,节奏要随情景而易。要读其文,感其美,汇其情。(老师组织学生再读课文。1分钟)模块三:查查译译教学板块之二:查查译译听着你们动听的朗读,享受着如此优美的文章,老师都有点陶醉了,但学习古文不仅要求会读文章,还要能读懂文章。下面,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梳通文意。下面请大家结合页下注并运用工具书,自己把课文翻译一遍,不懂的地方,可以问问同学和老师。(老师组织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对共性问题在全班进行解答。时间约8分钟)刚才大家把课文自学了一遍,对文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重要词语的解释和全文的翻译。课件展示:注释翻译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风烟:风和烟雾;净:净尽、无余;共色:一样的颜色;从:顺、随;东西:漂东漂西,名词作动词译文: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坐船顺着江流飘荡,任随它飘东飘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自:从;至:到;许:约数,相当于“多”“左右”。;独绝:独一无二译文: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