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文化的魅力时间参加人员地点课题莲的文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并背诵相关“莲”的诗;②.通过学生各种形式的探究性活动,揭开莲文化的神秘面纱,了解莲与文学艺术,莲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2.过程与方法:①学生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关于莲的画;②老师更深一步对莲文化的内在进行讲解;③学生有感情背诵关于莲的古诗;④师生讨论对莲的深层次认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如莲一般的品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重、难点即考点分析学生对莲被赋予品质的正确把握。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具使用图片、投影仪教学环节安排一、导入:在文学作品中,莲被赋予清纯、高洁、脱俗、正直、娴静,深情等品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成了千古绝唱。看来莲文化的魅力实在无穷。今天我们的综合性学习就让我们揭开莲头上的那层神秘面纱,一展它的无穷魅力。二、展示:1.老师展示搜集\整理的关于莲的图画,并进行解;2.学生上讲台讲述搜集、整理的关于莲的传说故事。“莲花夫人”的故事佛经中有一则“莲花夫人”的美妙故事。有一只鹿生了一个美丽的女子,仙人将她扶养成人。她走过的地方,会有莲花长出来,这便是“步步莲花”的由来,人们现在用它来比喻经历的辉煌。三、莲文化探究(幻灯片)1.老师讲解莲花和佛教的密切的关系;备注佛经里:佛国-----莲界袈裟------莲服寺庙-----莲舍以大慈大悲闻名的观音,身穿白衣,坐在白莲花上,一手持着净瓶,一手执着一朵白莲,仿佛在表露观音怀着的一颗纯洁的菩萨心,全力引导信徒脱离尘世,到达荷花盛开的净土。(莲花已与佛教结下了亲密的因缘,成了佛国的象征与圣花)2.老师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为例,细讲莲花的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四.写作:1.回顾《爱莲说》《周敦颐》,结合老师前面对莲花之美的讲解,学生之间讨论交流加深对莲的品格的认识,为作文做好准备工作;2.①老师布置本次写作的具体范围;引导学生进行拟题、构思;(以莲的品格为中心)②学生思考后发言说出自己的思路;③老师进行纠正、总结。小结:①学生说说要本课中的收获。(如,我喜欢莲花的美丽和圣洁;我知道了很多和莲花有关的知识;我感受了莲花带给我们的灿烂文化;我要做一个像莲花一样高洁的人……②老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归纳、总结。作业布置以莲的品格为中心,自拟题目,自选体裁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重难点及考点巩固性练习1.许多名山大川里都有“莲花峰”‘试举两例:安徽黄山、江西庐山,陕西华山,湖南衡山,福建武夷山。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解释: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污染,经过清水洗过却不妖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