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南县第九中学高中生物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1.概念: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2.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通过酵母菌的对比实验)(1)有氧呼吸①是绝大多数生物的主要方式;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主要)。②线粒体:内外两层膜,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嵴周围充满了液态的基质,内膜及基质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③反应总式(以分解葡萄糖为主)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④过程(三个阶段):C6H12O6—→2C3H6O3(丙酮酸)+少量[H]+少量能量细胞质基质中进行2C3H6O3+H2O→CO2+少量[H]+少量能量线粒体基质中进行[H]+O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内膜中进行⑤概念: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形成许多ATP的过程。(2)无氧呼吸①许多细菌和真菌进行无氧呼吸,高等动植物细胞在缺氧条件下也会进行无氧呼吸。②场所:细胞质基质③过程(两个阶段):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动物细胞)C6H12O6—→2C3H6O3(丙酮酸)—→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植物细胞)3.发酵: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如酒精发酵、乳酸发酵)4.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用透气纱布包扎伤口→抑制无氧呼吸的病原菌的繁殖生长利用无氧呼吸生产酒精、食醋和味精提倡慢跑→防止产生大量乳酸(剧烈运动缺氧)给植物松土→保证氧气的供给,促进根系生长;稻田定期排水→防幼根缺氧产生酒精使根腐烂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1.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在滤纸上分离的色素由上至下依次:胡、叶、a、b)2.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内部有许多基粒,基粒间充满基质,基粒由一个个囊状结构(光合作用作用场所)堆叠而成,也称类囊体,色素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类囊体膜上及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的酶。3.光合作用的过程(原理):包括光反应与暗反应1叶绿素: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叶黄素(黄色),胡萝卜素(橙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的数量)的措施:控制光照强弱、温度的高低、适当增加作物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化能合成作用:有少数种类的细菌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把CO2等无机物制造有机物,这种合成作用,叫做化能合成作用,如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等。NH3+O2——→HNO2+能量酶HNO2+O2——→HNO3+能量酶H2O————→[H]+O2叶绿体中的色素光光反应ADP+Pi+光能————→ATP叶绿体中的色素酶CO2+C5(五碳化合物)——→2C3(三碳化合物)酶暗反应ATP——→ADP+Pi+能量酶C3(三碳化合物)+[H]+能量——→C6(糖类或有机物)+C5(五碳化合物)酶类囊体的薄膜上叶绿体的基质中酶4.①该反应式中的(CH2O)不仅代表糖类,也代表有机物(脂肪和蛋白质等)②生成物中的O2来自于H2O,而不是来自CO2。5.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的数量)的措施:控制光照强弱、温度的高低、适当增加作物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6.化能合成作用:有少数种类的细菌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把CO2等无机物制造有机物,这种合成作用,叫做化能合成作用,如硝化细菌等。课文填空1.细胞呼吸是指在细胞内经过,生产,释放出并生成的过程。2.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属菌。其呼吸产物二氧化碳可使变浑浊,也可使水溶液由变再变。3.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这一过程必须有的参与,主要场所是。4.线粒体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使大大增加。5.也叫发酵。产生酒精的叫做,产生乳酸的叫做。6.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进行了两组实验:第一组向绿色植物提供H218O和CO2;第二组向同种植物提供H2O和C18O2。在相同的条件下,他们对两组光合作用实验释放出的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组释放的氧气全部是,第二组释放的氧全部是,这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