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杜甫诗三首教案2 新人教版VIP免费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杜甫诗三首教案2 新人教版_第1页
1/3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杜甫诗三首教案2 新人教版_第2页
2/3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杜甫诗三首教案2 新人教版_第3页
3/3
杜甫诗三首课题本学期总第课时本单元第课时课型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2、掌握一些古诗朗诵的常识,读出节奏,读出韵律,逐步提高诗歌朗读水平。3、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复备一、导入有两幅对联大家一起看一下:(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同学们能够猜出这是写的唐朝哪位诗人吗?(杜甫)盛唐时期,我国有两位著名诗人,他们一个被后世称为“诗仙”,一个被称为“诗圣”,就是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杜甫的诗大多真实表现了现实生活,他亲身经历“安史之乱”,所作的《三吏》《三别》更真实反映了唐朝末期战争给人带来的苦难生活,今天我们学习其中流传最广的《石壕吏》。二、整体感知,听读课文学生复习齐背:《望岳》和《春望》朗读:1、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正音正字。2、学生互相评议。810注意停顿、节奏、及语调变化,大家可默默跟读,准备朗诵。播放范读录音,指导学生朗读。三、疏解课文,复述情节(导)这首三吏三别中的作品,作者在音律和谐,文字简洁的形式下,同时也赋予了作品深邃的思想和对现实强烈的批判色彩,杜甫想说什么呢,他最终说了没有?这是我们要思考的,下面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去石壕村看一看,那里发生了什么?这个任务交给大家。教师补充并做评价:因为古诗言虽尽而意无穷,所以在抓住主要情节的同时可以适当发挥想象,不要抱者翻译的心态去学,重在欣赏,领会意韵。四、分析人物,体会情感教师根据学情引导学生体会、把握、分析人物形象提示学生齐读一遍老妇致辞这一段,感受一下气氛。引导学生体会最后一段遣词造句的作用。引导学生体会本诗的写作特点和社会意义五、主旨总结(导)综观全文,你认为是从谁的角度叙述的?杜甫,但作者的内心却没能展露,他一直保持沉默,他心里到底有没有想法?他将自己的感情融会在平实的叙述之中,这是本文另一的语言上的特点。诗人怀着深厚的同情之心为人民唱歌当哭,记下了战乱年代一幕惊心动魄的场景。3、再读,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重音,读出感情。4、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意境美。理解文意:1、小组讨论,结合注释,先疏解字词,提出疑难一起解决,理清故事情节。2、质疑并复述课文。(走:跑前:走上前且:尚且更:再从:跟从)分析人物:1、学生自读思考,并交流明确人物形象。2、可以表演课本剧尝试背诵10107六、指导尝试背诵七、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2、续写老妇人走后,这家人的生活,或她在军中生活的日子。200字左右,想象合理。板书设计:暮——投宿——开端:有吏夜捉人线索:诗人的行踪夜——住宿——发展:听妇前致词夜久——入睡——高潮:请从吏夜归天明——告辞——结局:独与老翁别反映战乱现实同情苦难人民教后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杜甫诗三首教案2 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