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顺乎世界之潮流”1.林则徐和魏源的主要思想(b)(1)时代背景①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清朝国势渐衰,欧洲国家迅速崛起,向外扩张。②明清以来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2)主要主张①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编译成《四洲志》《华事夷言》,介绍西方的历史、地理、政情及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开研究、学习西方之先河。②魏源编写《海国图志》(近代中国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3)主要影响①挑战传统心态(启发人们冲破传统观念——天朝上国的束缚)。②迈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以探求强国御侮之策)。③成为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基础。④是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开端。2.维新变法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及其影响(b)(1)背景条件①思想条件: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19世纪六七十年代)。②经济条件: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③阶级条件: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④社会条件: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主张代表人物主张代表著作康有为提出学习西方国家的君主立宪制,以挽救民族危亡;利用孔子权威,宣扬维新变法理论(特点:把西方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宣传民权学说,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批判封建君主专制,要求“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废科举,改革教育制度《变法通议》谭嗣同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人们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严复利用进化论思想来宣扬维新变法的理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翻译《天演论》【深入思考】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共同主张有哪些?提示:(1)(思想上)抨击封建专制和伦理纲常,反思洋务运动。(2)(政治上)进行变法,救亡图存,实行君主立宪。(3)(经济上)发展工商业,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深入思考】正确区分维新派与洋务派的异同。提示:(1)维新派和洋务派虽然都主张学习西方,但其学习方式和阶级基础却有着很大的差别。(2)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以维护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为目的;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体制,发展资本主义,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更符合世界发展潮流。【深入思考】民主共和思想与维新思想具有哪些联系?提示:两种思想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挽救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方面,两者是一致的。但在建立民主政体的方式,特别是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态度上,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维新思想要求通过改良方式,在保留封建君主的前提下,改革专制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民主共和思想则要求通过革命方式,废除君主,推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以发展资本主义。(3)影响①指导性:维新思想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②爱国性:通过维新变法的方式,挽救民族危亡。③进步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④启蒙性:宣传进步思想,冲击封建旧思想(最重要的影响)。⑤客观上: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3.近代民主共和思想及出现的背景(c)(1)兴起背景①维新变法运动失败,改良道路在中国受挫。②《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③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蓬勃兴起。(2)形成和传播①1894年,孙中山在“兴中会”誓词中,明确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②1903年,章太炎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发表《革命军》等著作,宣传反清革命。③1905年,同盟会成立,正式将“建立民国”确立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共同奋斗的宏伟目标。④1905~1907年,革命派与改良派围绕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展开的论战,大大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3)初步实现: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国方案得到初步实现。二、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标志及代表人物(b)(1)背景①经济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