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自身发展规律。2.掌握不同历史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理解海洋和岛屿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历史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区域地理环境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区域地理环境1.概念:是一定区域内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总和。2.与人类的关系:(1)人类依赖于一定的自然环境而生存。(2)地理环境对人类自身发展进程有着深远影响。(二)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采集和狩猎阶段(1)影响因素: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2)农业活动分布:少数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2.农业社会阶段(1)影响因素: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便利的河水灌溉、适宜的气温、充足的日照。(2)农业活动分布: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往往是农业文明的发祥地。3.工业社会阶段(1)影响因素:煤炭、石油、水力等能源资源,铁矿、铜矿等金属资源,道路、航道、港口等交通状况。(2)工业区分布: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组合紧密的地区及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4.后工业化阶段(1)影响因素:新技术兴起,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的影响整体下降,环境质量的影响上升。(2)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环境质量优越的地区。思考我国长江—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为世界四大文明发祥地之一,其原因是什么?答案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湿润,灌溉水源充足。1.为什么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不断变化?从人类需求的角度概括不同阶段地理环境因素的变化。答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生产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不同生产方式对环境要素的要求不同,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之变化,其变化如下图所示:2.读教材P17图1-2-3“早期农业主要起源地区”,分析该阶段这些区域农业文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完成下图。答案3.工业社会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的经济发达地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答案工业社会阶段经济发达地区主要分布于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及位置优越、海运发达的地区。后工业化阶段不仅分布在以上地区,还在技术水平高、环境质量优越的地区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区。反思归纳不同历史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采集和狩猎阶段(2)农业社会阶段(3)工业社会阶段影响因素结果具体表现典型案例能源资源、金属资源等,交通状况传统工业和商品贸易的基础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组合紧密的地区,形成工业区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形成工业基地山东省东营,辽宁省鞍山、本溪;美国的匹兹堡等在地理位置日本太平洋优越和海运发达地区形成工业区沿岸工业带(4)后工业化阶段每一个区域都有特定的地理环境,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结合“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系图”,回答1~2题。1.在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制约该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河网密布B.雨热同期C.土质黏重D.红壤广布2.该地区密集的河网对区域工业化阶段所产生的有利影响主要是()A.提供工业原料B.提供生活水源C.便利的交通运输D.丰富的水产品答案1.B2.C解析第1题,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河网密布、土质黏重、红壤广布成为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雨热同期是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第2题,河网密布能为工业发展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方法技巧“纵横捭阖”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需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进行:横向,即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的影响,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纵向,即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思维模式如图所示:二、海洋和岛屿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不同历史阶段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航海技术落后阶段:大洋是难以逾越的障碍,是文化传播的界限。人们形成以海为疆界的观念;古代文明多发源于大陆内部,海洋不被重视。(2)航海技术发达阶段:大洋成为交流的通道,人口和城市向沿海地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