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南京市上元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雨说教案 新人教版VIP免费

江苏省南京市上元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雨说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1/3
江苏省南京市上元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雨说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2/3
江苏省南京市上元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雨说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3/3
第一单元雨说章、节第一单元教学内容第1课时课型精读教学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2.揣摩诗歌中运用的拟人、象征的艺术手法,提高理解、欣赏诗歌的基本能力。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对诗歌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培养学生理解、欣赏诗歌的基本能力导学过程教师复备一、情境导入请学生背诵一些描写春雨的诗词佳句,并说一说“春雨”这一意象在中国传统诗文中有怎样的内涵。让同学们走出古诗中“春雨”的意境,步入郑愁予的《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中的“雨”的魅力。二、整体感知(幻灯片展示)走近作者,写作背景:这首诗发表于1980年4月28日的台北《联合报》上。当时正值我国结束“文革”灾难不久而开始新的历史时期,诗人极为关注祖国大陆,这首诗既是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对祖国未来的祝福。它在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的基础上,又展现出清新动人、欢快率性的一面,因此此诗一刊出,立刻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三、初读课文1.提出评点要求。要求学生对诗歌的思路进行评点,可以先评点每一章节的内容,然后再把握整体的写作思路。2.教师提供诗歌朗诵录音。(幻灯片展示)3.学生分组、分任务进行课文评点,注旁批,然后互读互评。4.教师范读课文,每读一段,学生就配合编好的对课文的评点。5.学生读课文,每读一段,教师也同样配读对课文的评点。6.初读小结。(幻灯片展示)四、文段分析1.第二节中“像雨丝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有什么作用?2.第二节中“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能否改成“我来了,/在雷鸣电闪中,/在狂风中我来了”?为什么?明确:“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表明雨是静静地来的,因为它关爱导学过程教师复备孩子们而生怕惊扰他们。改后则表明雨来时那惊扰人的气势,就表现不了雨对孩子们的关爱,此外也不符合春雨绵绵、轻柔细腻的特点。3.第三节中“当我临近的时候你们也许知悉了/可别打开油伞将我抗拒”,这里的“我”和“你们”分别指代谁?明确:“我”指代春雨或雨,“你们”指代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4.第五节中雨要带着孩子们“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明确:雨想请孩子们和它一起去迎接春天的到来。在这之前,鱼儿是不动的,溪水是静止的,现在春天来了,鱼儿也开始活跃地跳动着,溪水也开始重新涨了起来,又活泼地流淌了起来,这些正是春天到来的象征,现在雨带着孩子们去向鱼儿“说声好”,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其实正是去迎接春天。5.第九节中“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联系上下文考虑,“雨”为什么不再回去?明确:它希望儿童们都能自由地欢笑,有着甜蜜幸福的童年,它要为此而进行不懈的奋斗。五、拓展延伸1.教师提问:(幻灯片展示)(1)这首诗通篇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什么?这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对诗歌的表达有什么好处?(2)最后一节中写道:“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你如何理解这句话,这“快乐的安息”让你联想起龚自珍的哪两句诗?(3)最后一节写道:“要记着,他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显然,“雨”带来的是一份甜蜜的祝福,你品出这种“甜”了吗?请引用诗歌中的内容陈述你的理由。(4)阅读副标题,然后说说:这和文章的主旨有什么关系?七、布置作业有感情的朗读全诗。教后小记上课时间:年月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南京市上元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雨说教案 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