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民警事迹材料高墙内的铿锵玫瑰从警20XX年伴高墙,今年20XX岁的20XX,是20XX县公安局看守所唯一的女民警,面对形形色色的在押人员,她用法律之刚、管理之柔,用真情融化一颗颗冰冻的心灵,为确保监所的安全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0XX年,她被评为黔南州公安系统优秀民警。为吸毒人员找回亲情看守所作为犯罪嫌疑人判刑前的“中转站”,在一般人眼里,是一个特殊的地方,高墙、电网、铁窗、荷枪实弹的哨兵……20XX年从警校毕业在派出所工作的20XX,因工作需要调到县公安局看守所,主要担任女监的管理教育和内勤工作。她在管理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女性的特长——细心、耐心、爱心,尤其是在对女吸毒人员的管理上,她深知以前她们过的生活,有的以贩养吸,有的偷抢。为了让她们回归社会后不再过那种受鄙视的生活,20XX认为思想教育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生活上的护理、照顾。因此对女吸毒在押人员的改造,她推心置腹,尽心关爱和帮助,最后转变她们的态度和思想,让她们树立起重新做人的勇气和信心。20XX年5月,一名39岁的女在押人员伍某,在进看守所之前曾有一个家庭幸福。不慎夫妻双双沾上毒,不到两年家破、子散,在亲人的挽救下也无济于事,最后走上了不归路,因盗窃案进了看守所,进所后家人不管不问。面对亲人的离弃,她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为了教育感化伍某,20XX抓住时机,主动联系她的亲人,反馈其在看守所的表现,经过多次耐心的说服,取得家人的信任和帮助。现在,伍某有了新的家,孩子也同她共同生活在一起。20XX年7月,一名27岁的女在押人员何某,外县人,其丈夫因吸毒被强戒,为了报复其丈夫,何某自暴自弃走上贩毒的道路,沦为阶下囚,进看守所后她本人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有了轻生的念头。在此刻,20XX首先引导何某燃起生活的第1页共3页希望,然后取得她家人联系和帮助。何某说:“为了父母,我要好好改造,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用真情感化死刑犯20XX年20XX县看守所勤务模式改革试行,20XX成了一名专职的管教干警,每天的工作时间都放在监室里,对在押人员实行面对面的管理,每天二、三十人围在身边,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她的视线内,各种管理亲自安排,零距离接触。因为工作需要,她成为了一个男监的管室民警,在她所管的监室还有全所唯一的一名死刑犯,因为他的思想不稳定,在看守所七个监室都相处不下去的情况下,领导研究决定由她这个全所唯一的女干警来管理。在这期间,她充分利用女性的细心和母亲般的关爱,成功的感化了他。她动员监室其他在押人员接受他、帮助他,每天亲自安排他做一件事,要求写心得。考虑到他渴望亲人的会见,在所领导的亲自安排下,与亲人见面。得知他家生活极度困难,20XX就同所领导前往看望并送去慰问金,他知道这事后十分感动。大家都叫她一声“妈”20XX在监室管理肯花时间,主管的一个女监和一个男监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成为看守所管理工作的一个新亮点。为了取得在押人员的信任,让他们服从管理,她将大部分工作时间都放在监室里,亲自制定他们的生活制度,组织他们锻炼身体,认真学习,通过讨论、写心得,教育他们相互学习,让他们体会到自身的责任。20XX把工作重点放在监室里,抬凳子进监一坐就是一天,时间一长,在押人员也给她的专用凳子取了一个外号,叫“钉子板凳”。20XX年纪虽不大,但现在两个监室的每一个在押人员都会亲切地叫她一声“妈”。自从20XX担起全职的女管教后,由于日常的饮食起居都管理到位,大家都说,她对自己的孩子都没有这样上心。他们谁有不舒服、谁有情绪,她都用心去发现,倾心去解决。在他们绝望的时候,给他们信心;在他们伤心的时候,给他们安慰;在他们困难的时候,给他们帮助;在他们快乐的时候,与他们共享。她从不喊苦叫累,因为她深知这一声“妈”的份量之重,第2页共3页期望之高。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