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长春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三字经节选》长春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三字经节选》长春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三字经节选》1教学目标:1、通过老师介绍、自学、同桌讨论等学习形式,丰富对《三字经》21—26节内涵的了解,学习古代名人圣贤刻苦学习的精神。2、朗读、背诵《三字经》21—26节。教学过程:一、复习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其中《三字经》就是中国古代流传最为广泛的读本之一,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背诵。2、这几天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字经》下篇1—20节,先分小组来背一下。(学生背诵)3、这部分《三字经》讲述了历史朝代的更替演变,你从中了解了哪些历史知识呢?(学生汇报沟通)二、新课1、《三字经》从21节开始讲述历名人圣贤的故事。今日我们学习21—26节,信任同学们的收获会更大。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先请大家把书翻到104页,再对比拼音,把这些内容读正确,读流利。3、自读,指名读,正音。4、先看21节,这里的“仲尼”指的就是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孔子的学问很大,被人们尊称为“圣人”,他还有三千个弟子呢!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受人们仰慕的大教育家,他曾经拜一个7岁的孩子做老师呢,这个孩子的名字就叫“项橐”,这就叫“师项橐”。同学们想不想听听这段有趣的故事呢?(老师讲故事)课题研讨教案5、古代的圣贤都如此勤学好问,我们普通人更应该勤奋学习。6、指名读“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齐读。7、22节中讲的“赵中令”是指一个名叫“赵普”的人,宋太祖赵匡胤做皇帝时他担任中书令,身居宰相高位。关于“赵中令”赵普勤奋学习的事,我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介绍一下。8、齐读“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9、下面4节中还讲了很多人勤奋学习的故事,因为内容比较多,所以我们分小组来学习。第一组学习23节,第二组学习24节,第三组学习25节,第四组学习26节。你先读读《三字经》,再读读下面的文字说明,想一想你学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习的这一节内容中讲了哪些感人的故事?用笔圈出人物的名字,用横线画出感人的事情。10、学生对比资料自学。11、指名沟通,同时朗读相关内容。三、总结深化1、看来我们今日的收获真的很多很多,不仅认识了许多古代名人,而且了解了他们勤奋学习的感人故事,谁能带着对这些人的敬意来朗读《三字经》。(指名读,齐读)2、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勤奋学习的老师和同学,我们不仅要向古代名人圣贤学习,更要向身边的人学习。长春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三字经节选》2教材分析《三字经》把中华传统美德、道德法律规范和文明修养熔为一炉,其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可读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本课所节选的’内容是常识知识,古人用简短精练的语言总结出了“六谷、六畜、七情、五色、五味”分别是什么。教学过程中完成本课的识字教学任务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多朗读、背诵,在反复的吟诵中体会《三字经》语言的特点。教学目标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进一步培育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了解“六畜、五色、六谷、五味”分别是什么。教学建议(一)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或识字教学课件。(二)教学过程1.识字与写字“黍”为谷物名,指黍米,性黏,可供食用或酿酒。《管子》:“黍者,谷之美者也。”甲骨文的“黍”字像禾上结着累累果实而下垂的样子,有的禾下加水,表示可用黍米酿酒的意思。黍即黄米。“菽”豆类的总称。“稷”古代称一种粮食作物,有的书说是黍一类的作物,有的说是谷子,古代以稷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祀为谷神。“豕”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猪。它是人类最早饲养的家畜之一。甲骨文的“豕”字,长嘴短脚,肚腹肥圆,尾下垂,正是猪的形象描绘。不过在古代,“豕”和“猪”是略有区别的:“豕”指大猪,而“猪”指小猪。古文的“曰”字,像口中加一横或一曲画之形,表示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从口里发出声音,即说话的意思。“曰”的本义为说、道引申为叫、叫做,又引申为“为、是”,含有推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