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训练(三)一、纽扣内海隆一郎路边有个无人售货亭。杉田把自家种的萝卜、小油菜、胡萝卜等蔬菜摆在约有半张席大小的货架上。买菜的人把硬币投到用铁丝吊着的空罐头盒里即可。到无人售货亭来买菜的多为农田前面的小区或对面公寓里的人。因为这里的蔬菜比站前超市便宜得多,所以每天摆出的蔬菜从来没剩过。“嗨,又有一个!”黄昏时,杉田从铁皮盒往外倒硬币。他的手掌心有一个比百元硬币大一圈的黑色圆形纽扣。这颗纽扣好像用黑色贝壳做的,中间有呈井字状的4个穿线孔。放在明亮处,纽扣闪着美丽的光泽。“真不像话,用纽扣代替钱!”这一个月以来,已经发现3颗同样的纽扣。虽然没什么用处,但扔掉了可惜,所以随意用胶带粘在墙上。这是第4颗。在此以前,发生过几次拿走菜不给钱的事。杉田贴了张纸条,上写:“拿菜不付钱就是小偷!”从那以后,再没有丢过菜。“准是那个老太太。”他眼前浮现出在田里干活时经常看到的那个老太太。她清瘦,高个,有点驼背,拄着手杖,摇摇晃晃地走着。从那走路的姿态可以看出,她以前是个风姿绰约的女人。可是,只要她来买土豆、胡萝卜,钱盒里肯定有纽扣。“她是怎么想的,难道以为纽扣是百元硬币?”话虽这么说,但总不能在她往钱盒里投纽扣的刹那间把她抓住。“也许她真把这纽扣当成了百元硬币。”当杉田平静下来时,许久不见的女儿回来了。“嗨,这是怎么了?”女儿兴致勃勃地指着墙上的纽扣说。杉田阴沉着脸把事情讲了一遍,女儿两眼闪光。“这是用黑蝶贝做的纽扣,雕工也好。原来肯定是用在高级礼服上的。”“这么贵重?”“现在买,一个的价钱就吓你一跳。这样高级的扣子,可以卖……”杉田边听边想起了那个老太太走路的姿态。1.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说写得含蓄委婉,有明线、暗线贯穿全文,请简要归纳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概括小说开头两段的内容和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用横线画出文中对老太太描写的句子,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老太太人生轨迹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认为文章以“纽扣”为题好吗?谈谈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老太太2.明线是杉田卖菜,暗线是老太太生活日益穷困。3.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为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发展作好铺垫。4.“她清瘦……女人”,老太太年轻时应该是美丽富有的,但现在年老体衰、贫穷孤独,过着无依无靠的生活。5.好。因为“纽扣”既是文章情节发展的线索,又是小说人物命运的写照,以“纽扣”为题简要、含蓄,引人遐思。二、心茧文童①围墙外的打桩声终于停了下来,此时天色已晚,民工们开始吃晚饭。父亲站在阳台上抽着烟,注视着那些正在狼吞虎咽的民工们。②“虎子过来!爷爷问你一个问题。”父亲把9岁的儿子叫了出去。“你看他们吃的是什么?”父亲明知故问。③“胡萝卜和白菜!”儿子一眼就看清楚了。④“他们是因为小时候不好好读书,所以现在只能做苦力吃白菜。而那些能住上他们盖的房子的人都是有本事的人……”⑤此时我正在看德国一篇关于儿童教育的文章,其中有个小故事:孩子粗鲁地骂走了一个上门乞讨的流浪汉,结果父母认为这是件很严重的事,因为他们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同情心。于是他们批评了孩子,让他向被侮辱了的流浪汉道歉。德国人教育孩子要崇拜强者同情弱者,竞争意识与同情心并不矛盾。⑥我张了张口,可是终于忍住没说什么;因为父亲肯定会说我们是中国,怎么能老跟外国学。⑦晚上,儿子入迷地看着一本童话书。⑧“妈妈,人做了坏事是不是会被大灰狼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