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1.理解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2.结合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重点)3.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难点)[自主预习·探新知]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1)区域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2)人类生产和生活对区域地理环境具有反作用。(3)在人地关系中,人类活动起主导作用。2.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矿产资源的开采(以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利用为例)①②③采取措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与环境治理同步。[特别提醒]因矿产资源开发而形成的城市,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城市经济结构单一,一旦资源枯竭,城市发展将面临严峻的挑战。这属于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具有反作用的例子。(2)水资源跨区域调配①影响a.使缺水地区增加水源,扩大水域,解决生产和生活之需;补偿调节河湖水量,改善调入区气候,缓解生态缺水,保护野生动植物。b.减少水源调入区地下水开采,有利于水循环,有利于水土保持和防止地面沉降。c.对水源调出区和沿途流经地区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②主要调水工程a.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引滦入津工程等。b.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工程。③注意问题处理好水源调出区与水源调入区的关系,解决好水源输送的保护以及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等。[特别提醒]资源跨区域调配是由生产和消费的地区不平衡造成的。例如,我国东部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而水能资源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煤炭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天然气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太阳能集中在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3)对生物资源的利用利用方式影响不合理利用过度砍伐森林物种减少合理利用改良技术土地的生物产量增加培育品种产量、劳动效率提高3.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产业分类①第一产业(农业)②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③第三产业(服务业)(2)产业结构①劳动力及形态变化产业项目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动力变化逐渐减少先增后降稳步增加产业结构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经济发展水平低―→高②地区差异:一般而言,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大,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3)产业转移①原因: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存在差异。②过程③影响b.从地理环境来看c.社会方面:就业机会也由移出地转移到移入地。[特别提醒]产业转移规律包括两个部分:其一,产业转移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和区域之间的经济总体水平存在差异(落差);其二,产业转移的基本方向是经济较发达地区因有更高级的产业类型而成为落后产业移出地,经济不发达地区成为落后产业的“接受地”。[自主诊断]1.在人地关系中,人类活动起着决定作用。()2.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关键是提高其产量。()3.从产业结构调整来看,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的主要是资源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产业。()4.产业转移给产业移入地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其工业化进程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提示】1.×人地关系中,人类活动起主导作用。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关键。3.×从产业结构调整来看,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的主要是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4.√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环境,使一些原来的乡村地区变为工业化地区,伴随着产业转移,就业机会也由移出地转移到移入地。[合作探究·攻重难]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材料一图甲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乙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图甲图乙材料二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材料三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于2014年底通水,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思考交流】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调水工程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①________②________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