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大兴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一双手》教案苏教版师:现在请同学们利用自己的直尺,量出自己的手的长、宽和厚度,把数据告诉你的同桌和周围的同学。(生开始量,叽叽喳喳,教室里气氛活跃)师:好,下面我想请几个同学把你自己量后的数据告诉我。男生1:长17厘米,宽9厘米,厚2厘米。男生2:长19厘米,宽9.5厘米,厚2厘米。女生1:长15厘米,宽7厘米,厚1.5厘米。女生2:长16厘米,宽8厘米,厚2厘米。师:今天我们学习姜孟之的一篇散文《一双手》。看看作者为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双手。(生打开课本)师:请大家运用我们学过的圈点、评注的方法,在书上做出适当的圈点和评注(生看书,圈点、评注。)(几分钟后)完成思考题!师:同学们,作者为我们介绍的人物是谁?他是什么人?生:林业工人张迎善。师:在你的眼中,张迎善的手是一双什么样的手?生1:张迎善的手是天下第一奇手。生2:张迎善的手是天下第一大手。生3:张迎善的手是一双创建绿色宝库的手。生4:张迎善的手是一双如同半截老松木的手。生5:张迎善的手是一双呈木色、纹路又深又粗、染着黑土色的手。生6:张迎善的手是一双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特别粗大、一只手指像三节老甘蔗的手。生7:张迎善的手是一双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裂纹、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形、又黑又深、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的手。生8:张迎善的手是一双一天栽一千多棵树的手。生9:张迎善的手是一双栽树26万多棵、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生产木材1300立方米、枝丫3500层积立方米的手。师:刚才这么多同学回答了张迎善的手是一双什么样的手这一问题,那么,哪句话最能概括张迎善的手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呢?生1:张迎善的手是天下第一奇手。生2:张迎善的手是一双创建绿色宝库的手。师:回答得很好。张迎善的手"奇"在哪里呢?生:张迎善的手"大":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师:哈哈,比我们的手大吗?如果我们的手也有24厘米长,该长到自己手臂什么地方?(生再用尺量,发出赞叹声)师:老师也量了自己的手,长17.5厘米,宽8.5厘米,厚2厘米。看来也没法跟张迎善的手相比啊!自愧不如啊!(生大笑)师:这里作者为了表现张迎善手的大,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生(齐):说明。师:这是什么说明方法?生(齐)列数字。师:课文中还有什么地方也用了这种说明方法?请把这段文字读出来。生:这双手已经栽树26万多棵。仅1981年至1985年就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这双手生产木材1300立方米,枝丫3500层积立方米。师:所以,这双手是一双……生(齐):创建绿色宝库的手。师:看来,这篇散文在写法上注意了记叙、描写和说明相结合。师:张迎善的手还奇"在哪里?生1:像半截老松木。师: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生:比喻。写出了张迎善的手粗糙、坚硬的特点。生2:整个手呈木色,手的纹落又深又粗,染着黑土色。师:你的手纹落怎么样?生(看手):浅、细。生3: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师:为什么各个关节要缠线?生:治手裂。要保证苗苗不窝根,苗根得用手送进土里。栽一根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胶布、手油不顶用。生4: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特别粗大、一只手指像三节老甘蔗。师:老茧看到过吗?你手上有老茧吗?生(看自己的手)我手上小指上有老茧。是做作业做的。师:哈,这说明我们做某件事做多了,就会留下痕迹。看来张迎善的手也做事做得太多了,这是一双吃尽千辛万苦的手。……师:作者这么刻意描写张迎善的手,是否就是让读者了解这是一双奇手?我们是不是可以为他申请吉尼斯世界记录?生(笑)不是。师:那是什么呢?生:作者是通过这双手,告诉我们,这是一双创建绿色宝库的手,为社会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生:作者是通过对张迎善这双"奇"手的描绘,歌颂他那种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品质。师:同学们归纳得很好。这就告诉我们,我们在表现人物性格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有时只需抓住人物的最主要的特征来体现。比如,本文就是抓住人物最具特征的地方--手,从而表现了中心。师:其实作者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