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木兰从军【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认识1个偏旁。3、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并能说一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能用几句话写下来。提高性目标:收集古今中外女英雄的故事。【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正确、美观地书写9个生字。【教学难点】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并能说一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能用几句话写下来。【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弄清花木兰从军的原因。3、学习生字新词,读准字音,重点指导读准后鼻音。学习两个多音字“将”、“燕”,认识新偏旁“疒”,书写生字“病、征、胜、利”。【教学重难点】识字,正确美观地写字。【教学过程】经典诵读三分钟板块一(一)教学内容:看图导入(二)教学目标:激发兴趣(三)教学过程小朋友们,在前面的课文中,我们曾经认识了很多有名的人物,今天我们还要来认识一位。1.出示图一:图上这位姑娘,你们认识吗?对,她就是花木兰。2.出示图二:这幅图上的大将军又是谁呢?对,也是花木兰。3.板题读题:是呀,一个文静的姑娘怎么变成一个威武的大将军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12课《木兰从军》,了解花木兰的传奇故事。请小朋友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一起读题目。(四)教学意图:疑问激趣。板块二(一)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二)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读准字音,重点指导读准后鼻音。学习两个多音字“将”、“燕”。2.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三)教学过程1、出示学习目标: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第二遍画下生词,标出小节号。2、生自学课文3、检查反馈:A.要读好课文首先要读好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课文中的生字娃娃已经来到大屏幕上了,快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征兵胜利年老多病朝廷年龄父亲弟弟女扮男装赫赫战功披战袍渡黄河燕山将士将军(1)指名分排读(2)开火车读一读。(3)齐声读一读B.生字读完了,老师来听听小朋友们课文读得怎么样?首先告诉老师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1)选4个中等生分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2)同桌互读,评价。(四)教学意图:扎实有效的初读是深入学习课文的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及合作精神,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准,读通课文。板块三(一)教学内容:学习第二自然段(二)教学目标:弄清花木兰从军的原因。(三)教学过程1.课文读得不错,木兰为什么要从军呢?答案就在第二自然段,请小朋友再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2.哪句话最能体现木兰为什么要从军的呢?预设(生: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师:这句话只说出了其中一个原因,说的是为谁啊?生:父亲和弟弟。师:应该说是为了她的家庭,哪句话更确切地说出了木兰为什么要从军?请小朋友看看这句话后面的句子,你会有新的发现。生: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3.你听讲很认真,也很会思考,找得很准。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出示句子“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生齐读)4.从这句话中你能知道木兰是为了谁去从军的吗?生:为国为家。(板书:国、家)(1)什么叫分忧?你们为别人分过忧吗?预设(生1:同学生病的时候我帮他值日。师:帮别人解决困难,这就是分忧。生2:妈妈上班忙,我帮着做家务。师:你在帮妈妈分担任务,就是分忧。“忧”就是忧虑,困难。)重点理解此处:(可以结合补充习题练习)5.此时,国有何忧呢?能到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读一读吗?示: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1)“经常发生战争”就是“战事不断”,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那段历史吧。(北魏末年,柔然、契丹等少数民族日渐强大,他们经常派兵侵犯中原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深受其害,许多人家破人亡,无家可归,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