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发言稿:在转型上下真功夫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山西开展的“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非常及时,也非常重要。现在山西处在一个转型阶段。转型就意味着既要有硬件的改变,也要有软件的改变。“软件”就是观念的改变。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的结构调整,不仅需要新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整体上有一个创新的氛围和创新的精神。过去我们传统的习惯、传统的思维定式都是需要打破的。我觉得这样一场大讨论,一方面可以让山西上下,特别是广阔干部更新观念、更新思想,就是向市场学习,对标一流,向一流省市,甚至国际一流的标准看齐;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调动起山西3700万人民群众的干事创业激情。在这次两会上,很多人跟我谈电影。我就借用了咱们山西这次大讨论的一个观念,对标一流。就是要建立比较高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给山西转型注入质量,不是为转型而转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理论学习,要有大局意识。大局意识怎么形成呢?就需要通过大讨论活动,建立起一种宏观认识,一种对国情、世情、省情、县情的一个整体把握。每个人在自己的领域里处于什么位置,你所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处领域与全局是什么关系。我觉得这些都需要通过大讨论来解决。从某种程度上说,大讨论这个活动,就是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一个具体举措。骆惠宁书记在大讨论中提出“六个破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破除资源依赖这个问题。对于山西这个传统能源型省份来说,资源一度是经济支柱,但我们不能永久依赖它。这就需要干部有一种“功成不必在我”“久久为功”的思想。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新的业态、新的行业不可能立竿见影、马上见效,新的产业形成需要一个培育的过程。假如我们只重视眼下的经济数字,没有毅力,也不同意在转型上下真功夫,还是依赖能源的话,那么未来二三十年也不会有大的改观。我觉得我们这一代山西人压力蛮大的,不仅要把今日的事情解决好,也要做好未来的事情产业转型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怎么科学调整、怎么部署推动、怎么配置资源,确实需要非常大的智慧。山西的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能源、钢铁行业,对资源依赖还是比较重。另外,山西本土企业的资金外流也非常严重。山西引资引才,需要双方合力。一方面山西的资本山西的企业家要回归山西报效山西。另外一方面就像栗战书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说的,“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过去资本外流,某种程度也和曾经山西的“乱”有关。现在山西的政治生态已经由“乱”转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治”了,进展也由“疲”转“兴”了。在这样一个氛围里,要进一步加强法治意识,制造更好的营商环境。省里提出来筑巢引凤,其实对于我们这些山西人来说,我们不用筑巢,我们就是山西人。政府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省制造非常好的营商环境,山西的民营资本一定会回流,因为山西人最注重乡情,最留恋故土。坚持创新山西应从四个方面发力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北医科大学副校长丛斌山西省开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活动,高度契合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战略方针,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认为,要以“六个破除”“六个着力”“六个坚持”为切入点,坚持问题导向,梳理出目前困扰山西经济进展的主要问题,探究创新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山西存在的问题有理念上的,有实际生产层面的,既有全国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有山西自己的个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是要增强创新意识。我认为山西应该从创新文化建设、科技管理创新、创新的价值目标确立、坚持系统创新四个方面发力。第一要在创新文化建设上多做工作。山西的创新文化底蕴深厚,应该思考如何将厚重的历史积淀发挥出来,传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承、打造、建设现代创新文化。现代社会讲创新文化要侧重两个方面:一是要有一定的自由空间,在文化上给创新主体一定的自由空间;二是要用政策鼓舞创新主体创新,大胆假设、谨慎求证。第二是科技管理的创新。科技管理不能只考虑怎么有利于管理工作开展来制定管理法律规范,应该更多地去思考如何有利于发挥科技人员制造的活力去制定规则,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