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局大中型水库移民工作汇报20XX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移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县移民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开拓进取,克难奋进,有效促进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县移民局先后被上级授予多种荣誉称号,年—年,连续三年被省移民局、省人事厅联合表彰为“全省移民系统先进单位”。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期间工作情况(一)后扶政策全面实施,项目建设快速推进。1、原迁移民资金直补进入常态。截止年,省累计拨入我县原迁移民直补资金5247.72万元,实际兑现5231.7万元,兑现率达到99%,现在册原迁移民人均兑现2700元。库区粮贴政策同步兑现到位,兑现资金385.257万元,补助对象12285人(次)。2、移民扶持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省共下拨我县移民扶持项目建设资金3032.8万元,涉及项目446个。其中:移民后扶规划项目建设资金813.6万元,涉及项目303个;两区发展规划项目建设资金619.2万元,涉及项目112个;库区基金单列规划项目建设资金1600万元,涉及项目31个。(二)政策争取成效显著,遗留处理进展顺利。1、库区基金倾斜政策得到落实。年,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先后来就隔河岩库区移民问题进行现场办公,决定从年起,省政府在统筹安排库区基金时,对除按全省人平投资标准安排两区发展规划项目资金外,另每年增加解决库区历史遗留问题的项目资金800万元,连续扶持5年,5年后视具体情况另行研究。根据会议精神和省移民局要求,我们编制了《自治县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及经济发展单列部分规划报告》,在编制规划时,我们对隔河岩库区移民最关切、反映最强烈的库周滑坡坍岸、严重缺乏耕地和基础设施薄弱三大问题予以重点倾斜,其中,滑坡搬迁及地质灾害治理规划投入1493.6万元,严重缺地移民安置规划投入54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投入1457.44万元,共占库区基金的72%。省移第1页共11页民局于年9月3日正式下文批准《自治县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及经济发展单列部分规划报告》。规划报告共编列项目5大类、12小类、70个项目,规划总投资9602.01万元,其中:库区基金4671.04万元,社会资金4930.97万元。2、“616”工程受援项目资金落实。随着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全面展开,移民对技能培训的要求越来越高。全县移民后扶人口24860人,要求参加培训的有12000人。为确保培训任务的完成,年、年、年,我局连续三年将移民培训中心作为“616”受援项目进行了申报。目前,省移民局援建资金已到位150万元。3、隔河岩工区征地移民遗留问题处理取得实质性进展。根据宜府办函〔〕41号批复和宜市移财〔〕35号文件精神,隔河岩工区征地移民遗留问题处理资金直接费用为4597.07万元,其中:工区征地红线范围内资金3429.77万元,连带问题人口生产安置遗留处理资金1167.3万元。隔河岩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区征地移民遗留问题处理工作于年10月展开,至年7月底,隔河岩工区移民遗留问题处理对象中,已确定安置方式2635人,共使用遗留问题处理直接费用4064.36万元。其中:落实基本生活保障安置政策1661人,使用资金2663.2万元;实施职业教育安置934人,兑现资金1293.8万元;搬迁安置4人,兑现资金19.85万元;晒鼓坪村高坝洲库区线下外迁出村工区移民安置费价差直补36人,兑现资金39.7万元;花桥村占地直补2.61万元;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处理工区征地移民原农保安置遗留,使用资金40万元;其它支出5.2万元。总体而言,随着各项安置政策逐步落实到位,隔河岩工区秩序良好、移民情绪稳定。当前,隔河岩工区移民遗留问题处理工作已全面进入煞尾阶段。为扎实做好煞尾阶段各项工作,确保隔河岩工区整体稳定,我们将本着既尊重历史,又面对现实的原则,在严格执行政策的前提下,科学、创新做好煞尾阶段各项工作,确保隔河岩工区移民整体稳定。4、移民房屋办证遗留处理工作全面启动。近年来,县内安置移民中未办理房产证和土地使用证的移民强烈要求办理“两第2页共11页证”。年6月—8月,经过初步调查,县内安置移民,已办房产证的401户,仅占总户数的8%;已办土地使用证的2283户,占总户数的46%。年8月13日,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