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1.理清故事情节,把握文本主要内容。2.分析人物形象,掌握综合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手段来构建人物立体形象的方法。3.品味语言,揣摩景物描写的作用。4.探究小说主题。铁道游击队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它发生在齐鲁大地上,充满了传奇色彩。其实,在抗日战争时期,类似的传奇故事数也数不清。比如,在冀中平原,在美丽的白洋淀上,就有这么一个老头子,年龄将近六十岁了,可他仍像年轻人一样,毅然投入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去。并且以他的勇敢和智慧,狠很地教训了敌人。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作家孙犁的一篇小说——《芦花荡》。导入新课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与赵树理、周立波和柳青四位作家,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杆铁笔”。《芦花荡》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芦花荡》与《荷花淀》为“姊妹篇”。竹篙疟子寒噤转弯抹角泅着仄歪飒飒白洋淀莲蓬提防蹿张皇失措ɡāoyàojìncuānzèsàpénɡdiànmòhuánɡdīqiú一、请给画横线的字注音:一、请给画横线的字注音:预习检测1.小心防备。2.央求。3.尖锐;锐利。4.技能、本能。5.闲适自得。6.倾斜、歪斜。7.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提防央告尖利能耐悠闲仄歪张皇失措二、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2、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预习检测小说抗日时期白洋淀文体常识积累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虚构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描写——外貌、行动、语言、心理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小说的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小说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温故知新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河北宛平卢沟桥制造事端,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作战。亦称“七七”抗战、“七七”事变。“七七”事变发生后,全国人民群情激愤,声讨日本侵略军。“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揭开了中国人民伟大的全面抗日民族战争……本文写于抗日战争的最后阶段(1945年8月)。速读课文,试用几句话概括这个故事。•抗日战争期间,我军队伍驻扎在苇塘里,里外交通全靠一个年近六十岁的老头子,他非常自信。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其中一个女孩受了伤,他发誓要为女孩报仇。他引诱鬼子进入他的埋伏圈,用钩子把鬼子钩住,用竹篙痛打鬼子。整体感知本文具体写了几件事?•头一天夜里送大菱和二菱进苇塘失利;•第二天中午凭着水上的功夫杀敌复仇。整体感知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序幕故事(1------8)(9------63)(9------19)(20-----54)(55-----63)开端:护送发展:受伤高潮、结局:复仇奇景奇人奇事一、探读细节——识人物,学方法一、探读细节——识人物,学方法1.本文的主人公是谁?2.揣摩描写“老头子”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的文字,说说“老头子”的性格特征。3.你觉得“老头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本文的主人公是谁?2.揣摩描写“老头子”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的文字,说说“老头子”的性格特征。3.你觉得“老头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人物性格分析人物性格分析1.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2.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3.过于自信与自尊4.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老头子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形象:老头子精明干练老当益壮外貌自信自尊语言身体:干瘦像鱼鹰胡子:花白、精神眼睛:尖锐、明亮一切保险什么事也没有三个“不怕”我不能送你们进去我没脸见人这老脸啊动作(抗日英雄)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却冲着这里来了船却不动了,绕着鬼子们转举起、砸着、狠狠地敲打智勇双全爱憎分明正面描写如第1段首句中的“呆望”以及文中二菱对老头子的不信任、怀疑的描写,都从侧面描写了老头子的英雄行为。如第1段首句中的“呆望”以及文中二菱对老头子的不信任、怀疑的描写,都从侧面描写了老头子的英雄行为。侧面描写:本文写的是残酷的战争环境里的人和事,但是我们读后并没有感觉到特别凄惨,没有让人感到压抑,而是感到写得非常优美,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这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