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科目历史年级初三班级时间年月日课题: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目标识记:英国宪章运动的政治纲领及中心内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者及人物像《国际歌》的作者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教材分析理解:《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运用:无实施教学过程设计一、考标解读①1836—1848年,英国工人掀起了宪章运动,政治纲领《人民宪章》,中心内容是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②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者是:马克思、恩格斯。③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④《国际歌》的作者:欧仁·鲍狄埃作词狄盖特谱曲⑤巴黎公社(1871年):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二、中考真题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人民宪章》的发表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国际歌》的问世D.巴黎公社的成立2.“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到明天,International就一定能实现。”这首无产阶级战歌产生于()A.法国大革命时期B.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时C.巴黎公社失败后D.十月革命胜利后三、命题规律1、考察数量以及题型该单元只有2009、2010、2012年、2015年有题目涉及。2、考察分值及考点2009年2分,考察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2010年3分,考察《国际歌》诞生的时期。2012年2分,考察《共产党宣言》。2015年2分,考察马克思主义。3、2017命题趋势:根据近年长沙中考命题特点和规律预计:非重点单元,注意选择题。教学反思科目历史年级初三班级时间年月日课题: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目标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电力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和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及图教材分析理解:“发明大王”爱迪生运用:无实施教学过程设计一、考标解读1、时间:19世纪70年代(1870年以后)2、标志(开始、核心):电力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新能源:石油、电3、走在前面国家:美国、德国4、主要发明:①电灯(美国爱迪生,发明大王)、电话、电车、电报②交通:德国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汽车;飞机(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5、特点:(1)自然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技术)紧密结合(根本特点);(2)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3)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6、影响:(1)生产力: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2)生产关系:导致了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国际格局:各国垄断资产阶级疯狂对外扩张,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到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形成。7、对中国的影响: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先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掀起了救亡图存的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民族资产阶级先后掀起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二、中考真题(2008年)——(2009年)无(2010年)18、(2)世博会是科技的展台,科技成果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请分别列举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领域内的重大发明各一项。(4分)(2011年)——(2015年)无(2016年)(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成就是什么?三、命题规律1、考察数量以及题型:2010年材料分析题;2016年探究题2、考察分值及考点:2010年2分,考察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领域的发明。2016年2分,考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成就3、2017命题趋势:根据长沙中考命题特点和规律预计:重点;工业革命专题。2016年已做重点考察,今天可能只涉及到个把选择题或判断题。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