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学校高一生物教学案(16)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统稿:翟乃文学习目标:1、分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与特点。2、概述研究物质循环的意义。3、理解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4、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自学导引: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物质循环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循环氮循环物质循环的特点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形式过程范围特点联系1.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离不开物质的___和3._________________是能量沿和流动的载体。_________________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4、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通过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重点分析:1、碳循环例1:下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先填写示意图,再回答有关问题1、C在无机环境中以_____或___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2、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以______________状态进行循环,碳循环始终_____________结合在一起。3、产生CO2的途径有三条:一是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___4、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如下特点:(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2、氮循环例2、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有关问题:(1)N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的必需元素,(2)一般植物由根吸收土壤中的NH4+和NO3-与光合作用产生的化合物合成氨基酸等有机物,(3)动物以所摄取的食物中的有机物为原料.合成有机N化合物,(4)并且将不需要的有机N化合物中的N转化为其它N化合物排出,(5)生物遗体和排泄物中的有机N化合物在微生物等的作用下转变为NO2-,NO3-,再被植物吸收,(6)另外,生活于豆科植物根瘤中的根瘤菌还能将大气中的N2固定为NH3或NH4+,(7)再经硝化细菌转变为NO2-,NO3-供植物吸收利用。(1)文章中叙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是__________(2)动物能合成有机N化合物,却属于异养型。这是因为_________(3)经常松土.土壤中NH4+/NO3-的比例会变___,原因是______(4)其中(4)必须经过蛋白质代谢中的______作用(5)由(6).(7)可看出,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______小结:氮的固定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②固氮的途径一般有三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生物群落中的氮素传递是以____形式通过生物的___作用实现的。④无机氮被植物吸收后转变为有机氮(主要是__________),然后沿着___________传递。⑤______________的活动会降低土壤中的肥力,但对氮循环来说是必不可少的。⑥动植物遗体.排泄物中的有机氮是通过微生物的___作用及___作用转变为植物再度利用的形式。____条件下,土壤中的硝酸盐被___细菌等多种微生物还原为____,最终还原为____返回大气中。典型例题例1我国北方处于稳定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其碳循环如右图,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的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bdA.夏季,a﹥b﹢c﹢eB.秋季,e﹢f﹤ggC.春季,g﹦b﹢e﹢fD.冬季,d﹥c﹢fcefc答案:A例2右图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为大气,C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大气植物五动物物物土壤中的微生物请据图回答问题(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固D定太阳能开始的。(2)碳元素在大气中与A、B、C、之间的流动是以AB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中,A为,B为。(3)图中D~C过程是通过作用实现的,C~D过程是通过作用实现的,B~D过程是通过作用实现的。(4)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碳返回大气中,而另一部分则以形式储存在地层中,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的形式循环。(5)碳循环的同时一定伴随着。答案:(1)C生产者(2)二氧化碳消费者分解者(3)光合呼吸分解(4)化石燃料二氧化碳(5)能量流动目标检测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其物质是指.()A.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B.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基本元素C.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D.组成细胞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