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日本【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国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首都。2、日本的地形特点。3、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教学重难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教学过程设计】【导入】:利用“亚洲地图”,让学生找出我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并提问:我国邻近的国家中,以富士山作为国家的象征,以樱花作为国花的国家是哪一个国家?新授:一、地理位置1、海陆位置让学生读图7.1“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知道日本的海陆位置:位于太平洋西部,隔日本海,中国的黄海和东海与亚洲大陆相望。2、纬度位置让学生从图中读出日本大致的纬度范围二、领土组成让学生读“日本的地形图”,结合活动1,能从图中认识到日本的领土主要由4部分组成。活动1中的第(2)指出日本的首都所在地。3、通过让学生看地图册P14“富士山和樱花”图,介绍这座山是一座火山,从而过渡到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多地震的岛国。①首先让学生在图7.2中,识别火山符号,找出日本的活火山——富士山及海拔高度。②再让学生读图7.5,完成活动3(1),学生了解了日本的火山、地震分布后,教师引导性提问:世界的火山、地震带分布与地壳板块边界有什么关联?从而学生得出: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所以多火山、多地震。③将学生分组讨论第(2),学生交流,教师总结火山对人类的弊和利。(火山爆发后沉降下来的火山灰是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火山在非活动期间,可以开辟为旅游地和地学科研基地)④师生共同讨论第(3)。【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第七章第一节日本一、地理位置1、海陆位置2、纬度位置二、领土组成三、地形特点:多火山、多地震的岛国【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