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教学设计王晓霞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船长这个人物的典型性格。2、继续练习圈画重点词语并品味,做好批注笔记。3、用学过的方法理解“风平浪静、哭笑不得、不知所措”等词语的意思。教学重点、难点:继续练习圈画重点词语并品味,做好批注笔记。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出示帆船图片,为上课做好铺垫。一、导入新课,引导质疑。1.出示“帆船”的图片,了解它的构造。孩子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艘轮船,你能找出甲板、桅杆、横木各在什么地方吗?(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2.在这艘轮船上曾经发生过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跳水》。(板书课题)3.看课题提出问题,教师汇集。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例如:谁跳水?为什么跳水?结果怎样?二、出示学习目标。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大家带着以上问题,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来读课文,看看从课文中能找到哪些答案?(解决“谁跳水?结果怎样?”这两个问题。)四、初读检测。1、检测词语。(每人读一行)放肆撕得更凶了逗戏弄哭笑不得脸红了气急了气极了笑起来笑的声音更大了吓呆了不知所措立刻瞄准同时喊呜咽2、检测句子。“扑通”一声,孩子像一颗炮弹落到大海里。二十个勇敢的水手已经由船上跳到海里。四十秒钟以后——大家已经觉得时候太长了,孩子的身体浮上来了。(指名读)五、品读感悟。(一)、认识一个孩子。1、合作学习:孩子为什么跳水?默读课文,用——画出描写孩子表现的句子,体会他的心理变化过程。)(自主学习----同桌交流)交流汇报:1、水手们都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光着头站在那里。2、水手们笑的声音更大了,孩子的脸红了。3、猴子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孩子气急了,不停地往上追。4、孩子气极了。他丢开桅杆,走上横木。在水手们的笑声中,在猴子的一再戏弄下,孩子先是恼羞成怒,不顾一切,最后失去理智,走入绝境。2、步入绝境。课件出示: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个粉碎。即使他不会失足,拿到了帽子也难以转身走回来。所有的人都不知所措。吓呆了、不知所措。交流汇报:(1)读读这段话,你从中感受到什么?(情况危急)(2)失足不行,不失足也不行,你感受到什么?你能用一个词形容孩子处境的危险或情况的紧急?(千钧一发、迫在眉睫、危在旦夕、十万火急、万分危急……)(3)处境太危险了,情况太紧急了,谁能读出你的感受。(指名读)指导朗读:语速快,声调稍高一些,突出重点词语。(二)、了解一位船长。过渡:就在这个万分危急的时候,谁出现了?船长。1、出示课件:他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向他瞄准,同时喊:“跳到水里,赶快跳到水里,不跳我就开枪了!”小孩在上面摇晃着,没有听明白爸爸的话。“跳到水里,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1)、危急时刻,作为船长——孩子的父亲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孩子掉在甲板上,必死无疑;跳入海中,虽有危险,但还有生还的希望。)(用枪逼孩子跳水,是不让他因惧怕而犹豫,因犹豫而拖延时间,因拖延时间而丧失姓名。)(2)、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水手们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吓呆了、不知所措与船长的镇定、机智、果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能衬托出船长的形象。)(3)、谈谈你对船长的看法。我认为船长是一个镇定自若、当机立断、经验丰富、果断、疼爱孩子的好父亲。(4)、指导朗读。谁想当船长,直接下命令。(直接读船长的话。)沉着冷静的船长喊:——机智果断的船长喊---经验丰富的船长喊---六、小练笔。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和收获?写出来,大家一起分享。(1)做错了事,要敢于回头,不要怕别人笑话。你为了一顶帽子,差点失足跌到甲板上,摔个粉碎,这不是勇敢,而是莽撞。你想过没有,万一失足,你会给亲人、朋友带来多么大的痛苦。今后做事一定要想想后果……)(2)开玩笑不能太过分,要考虑别人的自尊。(3)遇到紧急情况,能以沉着、冷静的心态去面对,并用有效的办法果断处理。七、课外积累。阅读《“诺曼底”号遇难记》,回答问题。文中谁的做法最让你敬佩?为什么?五、作业超市。1、叠一只小船,为它起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