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工作总结近年来,由于招生、就业、观念等方面的原因,职业教育的加快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而与此同时,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却不断攀升。如何解决二者间的矛盾,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学生的实习就业工作一直是制约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学校领导经过认真分析当前中职发展的趋势与学生实习就业的优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开创了我校学生实习就业工作的新局面,进一步推进了学校的发展。一、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工作的意义“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全国人大十届五次会议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高屋建瓴,为职业学校的发展指明了一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它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人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既体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行业企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鲜明特色,又是当前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更是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重要途径。第1页共4页根据对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与分析,结合我县发展的实际,我们清楚的认识到:职业学校办学目的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其本质就是就业教育,就业的去处是工厂、企业。职业学校与企业是社会中关系平等的两个单位,职业学校要实现就业的办学方向,就得发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通过“订单式”、“双元式”、“专业委员会指导式”、“产、教、研”等方式的开展,促成了职业学校教育的学以致用、促进了职业学校教育的快速发展。二、学校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工作情况我校紧跟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成立了招生就业办公室,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抓,通过规范学生实习就业程序,积极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推动了学校的发展。1、创新模式,开拓校企合作新途径根据学校幼儿教育专业发展的需求,我校与县幼儿园建立了长久的合作关系,并且在XX县区职业教育中心校园内建立了较高标准、固定的幼儿教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通过与信宜通公司、利达公司的合作为学校电子电器专业学生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实习基地,2008年,学校领导经多次考察与调研,与美的公司签定了校企合作协议,在我校开设了“美的班”,采取“1+1+1”的培养模式;20XX年,学校与上海英业达集团举行了盛大的协议签定、授权与挂牌仪式,英业达集团委托学校为上海英业达集团人才培育基地,开办英业达人才培育班(电子电器专业);学校通过采取形式多样的办学方式,创建了校企合作新模式,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此红色部分需要学校进行修改,尤其是划线部分)2、开展工学结合,保障学生的就业实习为进一步落实和做好学生的实习就业工作,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进一步规范了学生的就业实习的工作程序,即:搜集招工信息—筛选招工企业—班子集体确定后选企业—征求学生意见—考察相关企业—召开家长会议—护送学生上岗—专人跟踪服务;近几年,学校分别与青岛海尔集团、山东恒星基电子厂、常熟达富公司、上海英业达集团、苏州和硕集团签订了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协议,学生到上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与第2页共4页就业,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职业体验和职业道德教育,学生在企业工作与在校学习相结合的工学结合模式在培养人才职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