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西湖》教学设计《西湖》教学设计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日要说的课是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课《西湖》。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2.学生分析:学生都没有到过西湖,对西湖的美景毫无感知,再加上学生只有九岁,常规教学中,单凭语言文字的描述他们是不能够完全领悟西湖如诗如画的美景的。因此,根据学生特点,我在本节课主要应用了信息技术手段,解决重、难点。二、教学目标:依据教学要求,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结合信息技术手段,使学生品味、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2、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步:(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二)、研读课文,领略西湖风光。(三)、全课小结。(四)、拓展延伸。其中前两个是我在本节课中整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合点的主要表现部分。具体我是这样操作的:(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上课伊始,我先播放了西湖美景的视频,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西湖迷人的风光,随着播放,学生进入西湖漂亮奇妙的湖光山色之中,激发他们对西湖深深的向往之情,然后,乘势导入新课。(二)、研读课文,领略西湖风光。首先我让学生认真倾听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朗读,让他们从文字中感受杭州和西湖的漂亮,再结合图片重点帮助学生理解“镶嵌”和“明珠”的意思;接着我引导学生采纳不同的方法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让他们从优美的文字中感受西湖的漂亮风光。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差,只是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是无法真切的感受到西湖的清奇秀丽的。这时我就想到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亲自到西湖体验一回。因此我为学生展示了由声音、文字和图片组成的画面…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真切感受到了西湖的美景,也学会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也就解决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最后我为学生展示了夕阳斜射和华灯倒映下西湖的美景,将月光下西湖的景色呈现在学生的眼前,然后我让学生配乐朗读,提高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这也是对教学重点的巩固。(三).全课小结: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我以苏轼的古诗>结束了今日在西湖的游览,也为本节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四),拓展延伸;在这一环节,我为学生提供了几个西湖的相关网址,让学生课后自由发挥,,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西湖的兴趣,也增大了本节课的信息量,使语文教学由课堂延伸到了课外。我的说课就到这儿,谢谢大家!《西湖》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书写“堤、淡、掠、苏、范”积累词语10个。2、理解“镶嵌”、“轻拂”、“连绵起伏”、“掠过”、“笼罩”等词的意思,积累描写白堤、苏堤景色的句子。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节。4、读课文,展开想象说说“假如我来到了西湖之畔……”做到想象合情合理,表述清楚。5、了解白堤和苏堤的来历,感受西湖不仅有秀丽的山水,是世界闻名的旅游景区,而且有漂亮的传说,一物一景都富有情趣。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杭州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从中可见苏州、杭州景色之优美。出示: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齐读。2、你去过杭州吗?能介绍一下那里有哪些景色?随机出示:西湖……3、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指名读,齐读。学习“镶嵌”。4、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西湖上的一个亮丽的景点12西湖名堤5、黑板上的这两句话就是课文的第一节,连起来读好它。二、介绍景点,学习课文。1、去过杭州的学生都知道,杭州最负盛名的是西湖,谁还记得西湖的景色怎样,谁能做一下小导游,介绍一番。2、西湖的景色可真美,让我们随着小导游的介绍一起去西湖游览一下。3、指名读第二小节。1)学习其中的词语。出示:轻拂放眼远眺山峦浓淡硕大掠过2)小组学习词语,齐读。3)指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或共同解决的方法弄懂词义。下载后可任意编辑4)放进课文中读好它。4、看谁的介绍最吸引人?自读课文1、2节。5、竞赛,评选出最佳导游来。(1)指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