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1.书写展示。美好的生活靠劳动来创造。__________________2.我有一双慧眼,下面各组词语音、形完全正确的是()。A结束(sù)布帘瓦片招架B.敏捷(mǐn)小宙消灭埋伏C.求饶(yáo)聪明烟雾布置D.婉贞(zhēn)跪下镇定逃跑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错的一项是()A.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B.光持/石击/瓮破之C.水进,儿/得活4.“听了老师的这番话,我憧憬着即将到来的一天,期待着在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下面对“憧憬”理解错误的是()A.与人的心理有关。B.表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C.可以用近义词“期望”替换。D.表示“我”对活动没有期待。5.妈妈总是教育我:“。生活中不要把自己的烦恼和愤怒发泄到别人身上,不要两次犯同样的错误。”横线上应填的选项是()A.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B.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C.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D.不迁怒,不贰过6.对“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的理解错误的是()A.用了比喻的修辞B.体现了“我”愉悦的心情C.用了拟人的手法D.读的时候语气要轻松、活泼7.判断题。(1)《不懂就要问》的主人公是列宁。()(2)明明一般将课文中十分重要、读起来优美以及能引人思考的内容确定为有新鲜感的词句,并摘录下来。()(3)联系生活实际及注释,“荷尽已无擎雨盖”中“擎雨盖”可以理解为“荷花”。()(4)“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指的是处于秋天的大自然。()(5)“张牙舞爪、蹑手蹑脚”是描写人的动作的词语;“面红耳赤、披头散发”是描写人的外貌、状态的词语;“提心吊胆、忐忑不安”是描写人的心理的词语。()8.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不是……而是……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只要……就……1.()你轻轻咬开它,()可以看见新鲜红嫩的果肉。2.我这才知道,杨梅()熟透了,()酸味还是有的。3.()它太甜,()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4.它()真的变黑,()因为太红了,看上去像黑的。9.查一查,填一填。1.“曲”字共__________画,第五笔是_______画。2.“曲”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读“qǔ”时,它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歌,能唱的文辞;②歌的乐调。读“qū”时,它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弯,跟“直”相对;②偏僻的地方。我会判断下列“曲”的读音。(在括号里写拼音)歌曲.()弯曲.()曲.线()戏曲.()10.选择句子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1)海参.(shēncān)到处都,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2)学校举行秋季运动会,我参.(shēncān)加了四百米接力比赛。(3)工人宿舍.(shěshè)门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4)我们依依不舍.(shěshè)地离开了这个美丽的地方。11.日积月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2.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利断金。3.灯不拨不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意欲捕鸣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学问学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根据语境填诗句。1.深秋时节,我和好朋友相约去爬山,刚来到山下,就被满山红叶吸引住了,难怪杜牧会情不自禁地咏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2.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叶绍翁想到自己家乡的情形,吟诵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我们的身边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小事”,有让我们感到温暖的行为,也有不文明的行为,你亲身经历过哪些“小事”?对这些“小事”你有什么看法呢?小事:_______________看法:_______________14.修改下面的句子。①李老师以经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顶蓝色的帽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土豆、黄瓜、木瓜和西红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分别看到了什么?反映了怎样的现实?根据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内容连一连。幻想渴望现实(1)暖和的火炉食物寒冷(2)喷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