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熟读明意叟(sǒu)庶(shù)人万乘(shèng)弑(shì)其君不夺不餍(yàn)读文章,把握文章字、词、句,划记不懂之处。熟读明意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弑其君不夺不餍何以利吾国苟为后义而先利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品读明旨1、文章开头,梁惠王一看到孟子,提了一个什么问题?核心是什么?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利孟子给梁惠王开出了什么治国良药?•仁义品读明旨中心论点“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是怎样论证自己的观点的?论证方法?1、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仁义2、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国危、弑君3、正面阐述“义”的好处:孝亲、忠君4、再次强调论点,义先于利。研读明法拓读明理孟子的“义利观”究竟是怎样的?我们今天应该怎样看待他的义利观?“重义”是以义为上、先义后利、以义求利,并非不言利。你认为孟子的“义利观”在现实中有什么意义?拓读明理金字招牌为何不倒——经商之道,义在利先北京同仁堂创建于1669年,至今已有342年的历史,从创业之初就提出了“济世”、“养生”的经营宗旨,“在赚钱与济世养生这二者之间,始终把济世养生放在第一位,为济世养生而制药卖药”。“在义与利的关系上,重义在先,通过义而获利。”注重信誉,注重商德。因此,在制药中,坚持“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百年下来,依然受到世人追捧,是块名副其实的金字招牌。拓读明理利与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孟子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拓读明理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荀子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荀子聚天下之人,不可以无财,理天下之财,不可以无义。——王安石拓读明理作业练笔:……你对“利与义”有什么看法?请联系实际有理有据地写一段文字,阐述自己的观点。(200-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