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部编版)初二语文上册期中素质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春天的公园里,百花齐放,姹紫嫣红,游人如织。B.这篇报道把问题剖析得鞭辟入里,令人信服。C.他在学习上一曝十寒,不能持之以恒,所以成绩不理想。D.小明在同学面前总是夸夸其谈,大家觉得他很不谦虚。答案:D(夸夸其谈:指浮夸空泛地大发议论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合实际。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应改为“侃侃而谈”。)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学习强国”的重要性。B.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C.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使我的作文水平提高了很多。D.我们要学会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答案:D(A项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C项缺少主语,应删去“使”。)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B.在中华大地上,我要去的地方就更多了,桂林山水是想去的,杭州西湖也是想去的。C.他叫了起来:“这道题真的这么难吗?我看很好做”。D.安排工作了吗?这些新来的同志。答案:B(A项为陈述句,应将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C项引号内的句号应移到引号外;D项应将问号改为逗号,句末用句号。)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B.《社戏》选自《呐喊》,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C.《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D.《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清代小说家。答案:A(《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5.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水浒传》中,梁山泊好汉共有108位,其中天罡星36位,地煞星72位。B.《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修成正果。C.《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子命其妹秦可卿将乳名“兼美”字表字“颦颦”的表妹林黛玉许配于他。D.《三国演义》中,曹操、孙权、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听了刘备一番随机应变的对答后,竟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答案:B(《水浒传》中,梁山泊好汉共有108位,其中天罡星36位,地煞星72位,A项正确;C项中“秦可卿”应为“警幻仙子之妹可卿”,“颦颦”是黛玉的表字,而非乳名;D项中“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是曹操和刘备,孙权并未参与。)二、多选题(每题4分)第1题下列对古代文学常识和文学作品的描述中,正确的有()(多选)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共305篇。B.《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诸葛亮的作品,被后人誉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C.唐代诗人杜甫被称为“诗仙”,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充满人文关怀。D.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中秋词中的名篇,表达了词人对胞弟的无限怀念。E.《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清代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答案:A、B、D、E解析:A项描述正确,符合《诗经》的基本知识。B项描述正确,是陆游对《出师表》的评价。C项错误,杜甫被称为“诗圣”,而非“诗仙”,“诗仙”是李白。D项描述正确,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中秋词中的名篇。E项描述正确,符合《红楼梦》的基本知识。第2题下列对古诗文名句的赏析中,正确的有()(多选)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寓意了作者开阔的胸怀。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了诗人对落花的哀怨之情。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诗人不畏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