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考大家:•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百姓的朋友、酒仙•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大文豪、诗人、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位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水利工程师——林语堂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问题:这首词交代了作者写作的时间、地点、事件分别是什么?时间:地点:事件: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三月七日沙湖(黄州)遇雨背景介绍:•苏轼(1037—1011),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受小人陷害,致其入狱,后于1082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贬谪黄州是苏轼在人生道路上第一次遭受的沉重的政治打击,他在黄州生活了七年,这七年对苏轼产生了重大影响。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他不仅没有俸禄,而且处处受到监督。•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后死于常州。苏轼总结自己的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齐读上阙,回答下面的问题: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的?2、在遇雨时,行人及作者分别采取什么措施应对?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态?3、从上阙中,可以看出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竹杖芒鞋轻胜马”这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4、“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的?狂风骤雨2、在遇雨时,行人及作者分别采取什么应对措施?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态?同行:皆狼狈作者:独不觉、吟啸、徐行心态:泰然自若、闲适、坦然3、从上阙中,可以看出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竹杖芒鞋轻胜马”这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竹杖芒鞋:表明词人被贬谪后穷困潦倒的处境马:达官贵人的象征轻:心情的轻松,愉悦,镇定从容、旷达乐观4、“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反映作者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齐读下阙,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从“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句话中你得出怎样的人生思考?2、词中“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词的点睛之笔,语含双关,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看法!1、从“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句话中你得出怎样的人生思考?•阳光总在风雨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打击只会让我们坚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2、词中“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词的点睛之笔,语含双关,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看法!“风雨”比喻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有人评价这首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联系全词,谈谈你的看法。•这首词作者通过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用象征手法,写出──在突如其来的政治风雨面前,自己内心的坦荡与气度的从容。从历史和磨难中走来,在穿林竹叶声中吟啸徐行,不避崎岖,走入安宁,走入心灵的坦途,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自己崭新的位置。语文作业1、背诵《定风波》2、完成《完全突破》中相关的练习3、预习李清照词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