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9月25日9年级第2次物理教研活动(压强与浮力)赵金利1固体压强基本知识点:1.计算压强的公式是.1.5牛/米2=帕,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2.如图1所示,物体重力均为G.若保持静止,物体对支持面施加的压力与它所受的重力大小相同的是图;压力大小与重力无关的是图.3.一个正方形的礼品盒,边长为5分米,放在面积为1米2的水平桌面上,已知礼品盒重为1.5牛,则它对桌面的压强为.4.将一砌墙用的砖平放、竖放、侧放在水平地面上,三种放法中对地面压强最小的是放,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放.5.有一堵墙,由于地基松软发生了下陷现象,以下方法中哪种可以使墙对地基的压强减小一半,以防止继续下陷()A.将墙的厚度减小一半B.将墙的长度减小一半C.将墙的高度减小一半D.将墙的长度增大一倍6.下列做法属于减小压强的是()A.为了使很重的坦克车不至于陷入泥土中,要安装履带B.铁路的铁轨要铺在枕木上,可以防止铁轨下陷C.刀刃要磨得很薄,切菜才省力D.书包带要做得宽些,背在肩上才舒服叠压问题:1.将两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质量之比是1:3,接触面积之比是2:1,则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之比是,压强之比是.2.用相同材料制成的圆柱体A和B,已知A的高度是B的高度的4倍,B放在水平的地面上,A放在B的正中央,如图1所示,若A对B的压强和B对地的压强相等,则A的底面积与B的底面积之比是.3.如图2所示,正方体木块甲和乙边长之比为1:2,密度之比是4:1,将物块甲放在物块乙的中央,则物块甲对乙的压强P1与乙对地的压强P2之比为.4.有甲、乙两个正方体铁块,甲的边长是乙的1/3,如果甲放在乙上,则乙受到甲的压力、压强与水平地面受到乙的压力、压强之比是()A.1:3,9:27B.1:28,9:28C.1:9,9:28D.1:10,10:305.如图4所示,a、b两个不同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1B甲图2乙图4ba图1ABCD2007年09月25日9年级第2次物理教研活动(压强与浮力)赵金利2A.a的密度大,受的重力大B.a的密度小,受的重力小C.a的密度小,受的重力大D.a的密度大,受的重力小6.在水平地面上放着a、b两个长方体木块,如图34甲所示,它们底面积之比为3∶4,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pb=2∶3,现把a叠放在b上后,如图34乙所示,此时b对地面的压强为pb′,则pb与pb′之比是【】固体压强实验题:1.为了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物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实验时,他仔细观察细沙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种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表一表二表三(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2)分析比较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a)分析比较;(b)分析比较.拓展延伸:1.(05广西河池)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甲重16N,乙重12N,静止时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A.16NB.12NC.28ND.4N液压典型题目:1.如图3所示,把一根竖直放置着的盛有液体的玻璃管倾斜时,液体对管底的压强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要由倾斜的方向来判定是否有变化2.覆杯问题:(大气压强)如图2所示,盛满水的杯子,用纸片把实验序号压力/牛受力面积/厘米273.02084.53096.040实验序号压力/牛受力面积/厘米216.01029.01531220实验序号压力/牛受力面积/厘米243.01054.51566.020图32007年09月25日9年级第2次物理教研活动(压强与浮力)赵金利3杯口盖严,再使杯口向下,手放开后,纸片也不会掉下来,水也不会流出,这是因为A.纸片很轻B.空气有浮力C.纸片被水粘住D.纸片受到竖直向上的大气压的作用容器颠倒问题:1.如图5所示,一个口小底大的锥形瓶内装满了水,设瓶内水的重力为G,水对瓶底的压力为F,那么正确的结论是()A.FGC.F=GD.无法判定2.如图6所示的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