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应对自然灾害的多部门联动研究VIP免费

2024年应对自然灾害的多部门联动研究_第1页
1/2
2024年应对自然灾害的多部门联动研究_第2页
2/2
应对自然灾害的多部门联动研究应对自然灾害的多部门联动研究提要本文首先对应对自然灾害的多部门联动机制提出合理化措施,最后总结出应该健全统一协作的自然灾害信息动态预警机制和信息发布制度,进一步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体制,切实抓好各类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情况。关键词:自然灾害;应急机制;预警机制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越来越频繁,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次数增多、影响的范围广泛、造成的损失严重。为更好地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我们迫切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对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实现科学高效的指挥决策、快速有效的应急救援以及准确及时的灾情评估,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我国自然灾害应急机制的建设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始于2003年的“非典”。“非典”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一、我国自然灾害应急机制存在的问题1、缺乏统一的自然灾害预警系统。无论是雪灾还是洪灾,其中最重要的是气象预警。2008年南方雪灾之前,我国的气象预报系统应该就有雪灾天气的预警,早就应该在雪情造成灾害前期,通报可能出现的灾情,让各地区做好相关预防措施,做到有备无患。《突发事件应对法》专门规定了突发事件的检测与预警制度,该法第42条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当然,灾情的提前预警需要很多部门的配合以及统一的系统数据分析。2、一些地方政府应急反应速度滞后。人们本来有理由期望,经历过1998年的抗洪救灾和2003年的“非典”,政府的救灾应急能力应当有所提高。但事实是,相关应急预案似乎没有及时启动,不少应急管理机构在灾情出现几十个小时后还不能掌第1页共2页握基本情况,灾害现场几乎没有什么公共服务。比如,数万人聚集火车站几天,政府除了维持治安之外,没有及时采取什么有效的疏散、救济措施。这与地方政府长期以来仅以经济指标来衡量政府官员政绩的畸形政绩观有很大的关系。3、有关部门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无论是灾害预警还是灾害的应急处置都需要各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的有效沟通、精诚合作。《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第2页共2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年应对自然灾害的多部门联动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