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学生:日期:星期:时段:课题地球、陆地与海洋、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学习目标与考点分析1、了解地球相关知识;2、了解陆地与海洋的相关知识;3、了解世界上的居民与聚落,及其发展与合作学习重点理解地球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的地理意义,以及能做出相应的计算题;其他基础知识的熟记;学习方法分析重难点、考试热点、内容讲解及练习巩固、课后小结学习内容与过程地球一、概况1、地球是一个球体:1519—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2、地球:表面约5.1亿km2,最长周长为赤道约4万km;3、南北极:北极: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南极: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二、经纬线纬线和纬度1、纬线: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2、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划分低中高纬度地区(0°—30°,30°—60°,60°—90°)3、赤道:(1)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2)赤道与其他纬线平行,并且划分南北半球;4、纬度:(1)赤道为0°,南北极为90°;(2)南北纬纬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增;纬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在南、北两极缩为一点经线和经度1、经线(也叫子午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2、本初子午线:经度为0°,是经度的起始线(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3、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不同经度的经线长度相等;4、东经和西经的180°是重合的,叫做180°经线;5、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6、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为划分标准(为了保持国家领土完整连续)自转一、自转的概况1、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3、周期:地球自转一周为360°,所需时间为24(23时56分4秒)时,叫做一恒星日;二、自转的地理意义学科导学案ggggggggggggang21、昼夜更替: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2、地方时: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的时间为正午12时,经度位置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东经数值越大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西经反之。经度每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3、时区和区时: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个经度。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做区时,又称标准时。4、计算:(1)开罗位于30°E,北京位于120°E,计算两者相差多少小时,且何地地方时早;(2)此时伦敦时间为06:00,悉尼为16:00,求悉尼的经度;(3)此时北京为学生放学时间18:00,计算纽约(纽约位于73°W)此时为几点;5、国际日界线:一条大致沿东经180°经线穿行的折线,它是为了消除因为地球球形而导致的日期换算中的不同结果而设定的,为了保持180°经线上同一行政归属的地方日期相同。公转一、公转的概况1、地球的公转:指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的公转;2、方向:自西向东;3、周期:地球公转一周为1年(365日6时9分)二、公转的地理意义1、四季更替:(中纬度地区最为明显)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季节的变化。(下图以北半球为例)2、昼夜长短:(1)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此时昼夜长短相等;(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为一年中时间最长的一天,且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3)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南半球昼长夜短,为一年中时间最长的一天,且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注: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的白昼就长,而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在极圈以内地区会出现极昼现象;极昼极夜现象只有极圈内才会发生;3、五带的划分(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划分):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北温带: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北寒带: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南温带: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南寒带: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地形图的判读3一、等高线地形图1、概念:(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