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共348题)全国医师定期考核业务水平测试公卫专业模拟试题1、最易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是A.大米B.花生C.小麦D.高梁E.发酵食品答案:B解析:最易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是花生。2、反映水体有机物含碳量的指标是A.氨氮B.浑浊度C.总固体D.TODE.TOC答案:E解析:总有机氮(totalorganiccarbon,TOC)是指水中全部有机物的含碳量,它只能相对表示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单位为mg/L,是评价水体有机需氧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之一,因而选择E。3、判断水质是否受人畜粪便污染的最重要指标是A.细菌总数B.大肠菌群C.粪大肠菌群D.肠道致病菌E.厌氧芽胞菌答案:C解析:总大肠菌群是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的在37℃生长时能使乳糖发酵、在24小时内产酸产气的革兰阴性无芽胞杆菌。人体肠道内存在大量的大肠菌群,其他温血动物的肠道内也存在大肠菌群,在自然环境中存在大肠菌群细菌。由于人粪便中存在大肠菌群,这种细菌可作为粪便污染水体的指示菌。来自人及温血动物粪便内的大肠菌群主要属粪大肠菌群,如果要判断是否受到人畜粪便污染,要利用提高培养温度的方法来区别不同来源的大肠菌群细菌,即培养于(44.5±0.2)℃的温水浴内能生长繁殖使乳糖发酵而产酸产气的大肠菌群细菌。因而选择C。4、引起沙门菌食物中毒的食物是A.蔬菜B.水果C.米饭D.肉类E.罐头食品答案:D解析:主要为肉类。由于沙门菌不能分解蛋白质,食物常无感官性状改变,常易被忽视。5、下列哪种疾病不需要终末消毒A.霍乱B.伤寒C.痢疾D.流感E.病毒性肝炎答案:D解析: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住所后对疫源地进行的一次彻底消毒。其目的是完全清除传染源所播散、留下的致病性微生物。一般来说,致病性微生物对外环境抵抗力较强的疾病,才需要进行终末消毒。如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等肠道传染病。6、成人维生素B1和B2的需要量(mg)常以所需每1000kcal能量表示,均约为A.500B.50C.5D.0.5E.0.05答案:D解析: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维生素B1和B2的需要量为每天1.3~1.4mg,按65kg体重轻体力劳动的正常人计算,约需要2400kcal,据此计算,则D正确。7、引起四季豆中毒的有毒成分是.A.秋水仙碱B.皂素C.龙葵素D.毒蝇碱E.氰苷答案:B解析:中毒多因食用炒、煮不透的菜豆所致,多发生于秋季。皂素对消化道有强烈刺激性,可引起出血性炎症,并对红细胞有溶解作用。8、下列食物中相对含钙高且吸收好的食物是A.禽肉B.畜肉C.蛋类D.乳类E.菠菜、苋菜等答案:D解析:植物性食物中的钙受其中草酸、植酸等影响吸收率低。乳及乳类制品不仅含钙高,加上乳糖的作用吸收率也高,是优质的钙来源。9、下列指标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A.身高(cm)B.体重(kg)C.血压(mmHg)D.脉搏(次/分)E.职业答案:E解析:职业属于分类变量,具有如下特点:表示类别且无单位。所以答案选E。10、关于水溶性维生素与脂溶性维生素的正确描述是A.前者比后者易储存于体内B.大量摄入后,前者有毒性,后者没有C.前者易被氧化,后者不会D.前者存在于植物性食物,后者存在于动物性食物E.前者缺乏时出现症状快,后者慢答案:E解析: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其共同的特点是化学组成仅含碳、氢、氧,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及有机溶剂中;在食物中常与脂类共存,吸收过程需要脂肪的参与;主要在肝和脂肪中储存;如摄入过多,可引起中毒;如摄入过少,相应的缺乏症状出现缓慢;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其化学组成中除含有碳、氢、氧外,有的还含有其他元素。他们可溶于水却不溶于脂肪和有机溶剂;在体内有少量储存,其原形物或代谢产物可经尿排出体外;一般无毒性,但过量出现中毒;如摄入过少较快出现症状。11、下列何种食物中含必需脂肪酸量最多A.猪油B.牛油C.羊油D.奶油E.植物油(除椰子油)答案:E解析:脂类包括中性脂肪和类脂。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油酸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故称必需脂肪酸。植物油中含量最高(椰子油除外)。12、根据健康教育的知-信-行理论,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健康教育的目标是行为改变B.知识是行为改变的基础C.一旦掌握了知识就意味着行为改变D.态度反映了行为的倾向性E.信念是行为改变的动力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