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组建联村党委促脱贫工作情况五篇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必须把成效体现在服务中心工作、推动管理提升上。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党委党建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党委党建范文】一带动发展农业特色产业320万亩,形成万亩以上产业基地15个,村集体经济积累达到4.2亿,带动306个村摘掉“空壳村”帽子,促进10.8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这组数据,是贵州六盘水市在脱贫攻坚中,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组建联村党委取得的成绩。为破解农村资金散、资源散、人心散、思想散“四散”难题,近年来,六盘水市按照因地制宜、地域相邻、产业支撑、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采取村村(居)联建、村企联建、村园联建等方式组建联村党委,推动区域资源整合、合力攻坚。截至目前,全市共组建99个联村党委,覆盖了55个乡(镇、街道、社区)、383个村、90个非公企业、73个专业合作社、112.7万群众。村村联出致富路“我是鱼纳村的,以前在家就种苞谷,一年到头能保证好温饱就不错了。现在在酒厂上班基本工资就是20xx元,加班有加班费,厂里还包吃包住。”岩博酒厂包装线上,工人沈米术熟练地检装着“人民小酒”。盘州市岩博村,是六盘水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在村党支部书记余留芬的带领下,特色养殖、岩博酒厂、火腿加工厂、乡村旅游等产业搞得红红火火。“一家富不是富,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岩博村向上级党组织申请,与相邻的苏座、鱼纳两个贫困村一道成立岩博联村党委,以强带弱,共同发展。联村打破了区域壁垒,苏座、鱼纳两个贫困村的村民也能“搭车”岩博。联村党委帮助苏座村、鱼纳村1012户村民申请“特惠贷”1500万元参与岩博酒业经营,每户每年保底分红可达3000元以上,建立了利益共享机制。同时,联村党委因地制宜,在下辖的3个村发展刺梨、核桃等产业共计6190.23亩。村企联出产业链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六枝特区郎岱镇是全省有名的“粮仓”,但这里的群众日子虽过得去,兜里却始终不鼓。向着“粮仓”的名号,20xx年4月,六枝特区呈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信心满满地“落户”郎岱,从事学校营养餐食材配送。不料一开始公司董事长曹城祥就焦头烂额,本地货源不成规模、没规划,从外地运成本又高。“必须要与村里联动起来,大家一起抱团发展、互利共赢。”在镇党委的支持下,公司与附近的青龙村、驿陇村和坝子村党支部一起组建“村企融合型”联村党委。在联村党委的协调、帮助和引领下,公司通过“三变+产业+扶贫”的发展模式,在郎岱镇青龙村和驿陇村流转土地1050亩,建成蔬菜基地790亩,大棚5个;在青林村建了一个生猪养殖场,规模达1万余头;在坝子村流转土地860亩用于淡水鱼及小龙虾养殖。3个村农户579户2316人直接受益,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57户545人。六盘水通过组建“村企融合型”联村党委,联出了产业链。从村来说,产业发展有了“出口”,产销实现无缝对接,卖得掉,更卖得好;从公司来说,货源的质与量都得到了保障,确保营养餐食材源源不断走进学校。村园联出风景区“一直往前走,然后右转经过铁锁桥就到温泉小镇。慢走,祝您在娘娘山旅游愉快。”盘州市普古乡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景区里,“娘娘山便民超市”店主张松热情地为客人指路。他说:“以前我们这是出了名的穷山沟,连车路都不通。现在变化可是翻天覆地……”为打破空间壁垒,实现连片开发,20xx年,舍烹村与周边8个村联合成立娘娘山联村党委,按照“一村一景、连片发展”的原则,调减玉米种植,打造集生态旅游、观光农业、餐饮娱乐与一体的旅游服务综合体。娘娘山旅游景区总规划面积275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50亿元。景区现在已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开发打造六车河峡谷景区、天山飞瀑景区、天生桥景区等景点。累计带动8个村、1117户、3962人脱贫,园区核心区舍烹村人均纯收入从20xx年的不足4000元提高到14600元,其他7个村人均纯收入也从20xx年的不足3000元提高到9570元。2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