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中学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图1,N为北极点,大圆为经线圈,AGBM为赤道,据此回答1~2题。1.假如一架飞机从A飞到B,实际最短的飞行线路是()A.B.C.D.2.按最短飞行路线飞行,该飞机从A到B的飞行方向是()A.自西向东B.先向北,再向南图1C.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D.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图2和所学知识,回答3~4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C.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4.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A.流向B.含沙量C.汛期D.流量图2白令海峡是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相距最近处,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铁路同原有铁路连通,可以为两大陆提供一条便捷的陆上交通通道。读图3,回答5~6题。图35.从北京到洛杉矶铁路沿线,占绝对优势的自然景观是()6.一列时速为189km的火车,北京时间3月8日20:00,从北京直发洛杉矶(两城市图上铁路线长约12.6cm。不考虑途中停车时间),到达终点站时当地区时为3月()A.11日16:00B.12日8:00C.12日16:00D.13日8:00图4为“亚洲东部、南美洲西部和欧洲西部大陆架向洋盆过渡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图47.图中示意的三地自左至右依次为()A.亚洲东部、南美洲西部、欧洲西部B.欧洲西部、亚洲东部、南美洲西部C.南美洲西部、欧洲西部、亚洲东部D.欧洲西部、南美洲西部、亚洲东部①处的洋流应为()A.秘鲁寒流B.日本暖流C.千岛寒流图5为“30°N附近四条河流的河口位置图”,读图回答9~10题。图59.按流程的长短顺序排列,正确的是()10.下列对四条河流河口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图6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1~13题。ABNOMG11.上述“某月”是()A.1月B.4月C.7月D.10月12.该月份甲地盛行()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13.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图6A.高温多雨C.温和多雨图7为“世界上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地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4~17题。14.该种气候的分布地区中,①地区的最高纬度分布较低(低于35°S),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海陆分布B.纬度位置C.地形D.洋流15.②地区最热月均温约为24~28℃,③地区西海岸最热月约为16~21℃,产生这种气温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洋流D.地形16.该种气候条件下的农作物一般具有()图7A.耐低温干燥的特点B.耐高温干燥的特点C.喜高温多雨的特点D.喜阴喜湿的特点17.适宜在该种气候生长的果树是()A.葡萄B.香蕉C.荔枝D.苹果图8为“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9为“不同纬度的四地高度相同垂直竖立的旗杆,正午时旗杆顶点的影子周年变化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图8图918.图8中,由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形成及由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m和bB.n和b19.图8中s地区的影子与图9中对应的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图10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20~22题。20.有关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亚洲面积最大,耕地最多的国家②该国的主要纤维经济作物为棉花和亚麻③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④工业比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21.图示农作物分布是指()22.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是()A.a工业区B.b工业区C.c工业区D.d工业区图10abcdefstn0°10°20°30°40°60°25°35°50°北南①②③④m图11图11为“两湖泊(R1、R2)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3~25题。1、R2湖泊分布在不同的()1湖泊的成因和湖水的性质分别是()A.断层陷落――淡水B.冰川侵蚀――淡水C.地壳运动――咸水D.火山活动――咸水2湖湖水“东咸西淡”,其主要影响因素有()①降水差异②蒸发差异③径流差异④洋流性质⑤湖泊形状A.①②B.①②③C.③⑤D.③④⑤二、综合题(本题有4小题,共50分)26.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11分)图12⑴按要求完成下表内容:(4分)⑵若我国某海军编队从青岛出发,计划先后出访美国旧金山、俄罗斯圣彼得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