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十四中二〇一〇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高二年级政治(文)试卷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2010年11月26日13时15分至14时45分。2.本卷满分100分,共4页。3.答题前,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填涂好相关信息。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第I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60分。“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它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回答1—3题。1.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主要体现了A.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个别规律B.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C.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D.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全局和局部的关系D.一般和特殊的关系4.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在哲学上的贡献主要是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以下说法中最可能是他说的是A.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B.存在即被感知C.理生万物,理为气本D.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回答5-7题。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B.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6.下列说法中正确反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何为第一性的是:①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②天地之变,阴阳之化;③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④理在气先。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7.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A.人与人的关系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C.人与世界的关系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8.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C.死生之命,富贵在天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9.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①可知论和不可知论;②一元论和二元论;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③10.恩格斯说:“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C.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着决定作用D.任何哲学都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气候变化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回答11--12题。11.当今科技的发展,使人类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测气候的变化。这表明A.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B.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C.物质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D.自然界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一部分12.气候现象是一种“客观实在”,实实在在地作用于人类生活的每时每刻。下列对“客观实在”的理解,正确的是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C.人们抽象出来的一切现象D.客观存在的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13.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下列观点与其错误相近的是A.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B.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C.无动无静,无静无动D.飞矢不动14.“刻舟求剑”故事中的楚国人,做法的荒谬性体现在:①离开物质谈运动;②离开运动谈物质;③否认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④否认了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15.“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在这首诗中对瀑布的描述:①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创造性思维;②属于合理的、科学的想象;③其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④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映像。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16.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是一个略带幽默、外形像中国传统汉字“人”的蓝色小孩。取名“海宝”意为“四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