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照明系统一、概述现代化建筑对照明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提供舒适、绿色的光照,同时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照明环境。传统的照明控制一般采用开关手动控制,对于上述要求很难实现,而且线路十分复杂,操作非常繁琐。随着用户要求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传统的照明控制由于许多问题无法解决而逐步被智能照明控制取代,这已成为一种趋势。宁波电力调度大楼是一座现代化办公楼,本次智能照明设计采用施耐德公司的莫顿智能化照明控制系统,对大楼的不同区域、不同使用功能的照明营造有层次、变化的灯光环境、美化办公及生活环境;减少人力工作疏忽,节约能源和人力资源;降低人力工作强度,增强控制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二、设计依据•招标文件技术要求•《民用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YJ1253-88•《民用建筑照明标准规范》GBJ133-90•《智能建筑评估标准》DG/TJ08-602-2001J10105-2001三、设计目的通过智能化照明控制系统,给大楼各功能区域以焕然一新的风格,完成公共区域灯光回路的开关控制,完成整个大楼照明的自动化控制。智能化照明控制技术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相结合、相渗透的产物,是现代高新技术的结晶。与以往的照明控制相比,它从人工控制、单机控制过渡到整体性控制,从普通开关过渡到智能化开关,其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够预置场景的变化,不同的照明回路强度组合形成不同的“场景”,场景可预置并存储在控制器里,调用时只需按一键就能选择场景和通过预设的程序自动变换场景(可按时顺序、时间、事件等),操作十分方便。可依据需要实现自动时间控制、自动顺序控制、占空(动静)探测控制、事件程序响应控制、分割空间控制等多种方式的自动控制,也可增加自动日照控制、事件程序响应控制、远程电话控制、远程Internet控制等。采用莫顿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完成车库区域、公共走廊、电梯厅、卫生间等公共区域的灯光的控制。系统实现以下设计原则:可行性和适应性保证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系统的可适应性实用性和经济性贯彻全面应用,坚持实用、经济的原则先进性和成熟性既要采用先进的理念、技术和方法,又要注意结构、设备的相对成熟。不但能反映当今的先进水平,而且具有发展潜力,能够适应未来若干年内的发展。开放性和标准性为了满足所选用的技术和设备的协同运行能力、系统投资的长期效应以及系统功能不断发展的需求。必须追求系统的开放性和标准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在考虑技术新进和开放性的同时,还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设备性能、系统管理等方面着手,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安全性和保密性既要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更要注意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因此系统应充分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网络通信环境,采取不同措施,包括系统安全机制、数据存取的权限控制等。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为了适应系统变化的需要,必须充分考虑以最简洁的方法,最低的投资,实现系统的扩展和维护。四、系统设计1营业大厅及入口大厅大厅的形象是进入大楼中的第一感觉,其灯具的选用和灯光布置不只是为了单元门厅的需要,更应考虑照明的气氛及照明与建筑装璜的协调。作为一个高端办公楼,应该最大限度地为客户提供一个舒适、优雅、端庄的光环境。采用照明调光和场景控制系统,此区域照明控制集中在相关的管理室,由工作人员根据具体情况控制相应的照明。操作既可由现场就地控制,也可由中央监控计算机控制,还可设置时间控制。大厅的灯光由系统自动管理,系统根据大厅运行时间自动调整灯光效果,如凌晨模式、清晨模式、上午模式、中午模式、下午模式等。大厅墙装场景面板,可对各照明回路进行编程,实现各种灯光场景,面板上可根据接待区域各种功能特点和不同的时间段,可预设灯光场景;同时,工作人员也可进行手动编程,能方便地选择或修改灯光场景。2•走廊走廊是客户参观公司及办公楼的路径,也是员工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公共区域有之一,同时也是一个没有日光采光的区域。在没有参观时应该采用人来灯亮,人走灯灭的功能。在有客户参观时应该兼顾照度的要求,同时实现引导的功能。实现客户到某个区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