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局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要点20XX年,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第十次、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以建立工作长效机制,提升整体工作水平为目标,以承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戏剧小品类比赛和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为重点,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落实文化惠民实事,推动发展文化产业,全面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加强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一)切实抓好文化惠民实事项目。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进市图书馆新馆、市群众艺术馆新馆开工建设;完善提升300个农村文化大院服务功能,培训基层文化辅导员及文艺骨干3400人,为农村和城市社区免费送戏500场次;提高“四馆一站”免费开放水平,加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扩大“图书馆流动服务车”运行范围,将有条件的农家书屋纳入全市图书馆集群网络服务体系;做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延伸。(二)认真做好“十艺节”筹办工作。打磨提升“全省十艺节重点备选剧目”大型吕剧《乳娘》、数来宝《登陆上海滩》、小品《排练》、小吕剧《一个钱包》、《砖头记》等作品,全力冲刺“群星奖”;组织好美术作品创作,积极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评选;总结提炼“市农村文化大院规范化建设与服务”、“523歌咏会”等工作,参加“群星奖”项目类评选;全力以赴承办好“十艺节”戏剧小品类复赛和决赛,适时成立赛事组委会,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召开宣传工作动员会,编印宣传手册,举行倒计时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十艺节”氛围,力争赛事承办与参赛双丰收。(三)积极开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升年”活动。争取正在创建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市农村文化大院规范化建设与服务”通过国家验收,积极申报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示范项目,扎实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制定出台《市基层文化辅导员管理办法》、《市农村第1页共4页文化大院服务规范》、《市关于开展特色文化品牌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农村文化大院长效管理机制;按照中宣部、中组部等六部委《关于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推动落实乡镇文化站机构编制和保障经费,提升基层文化服务管理水平;做好第五次图书馆评估定级和首次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努力争创“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优秀创新奖”。(四)广泛组织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在组织好“幸福”、“乡村欢歌”、“百姓课堂”、“新农村乐百姓大家唱”、“唱响文登”、“消夏文化夜市”、“523歌咏会”、“瀚海情”、“皇冠之夏”等品牌文化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推动建立“文化下乡”和“文化进社区”常态化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丰盛的文化大餐;举办全国群众文化摄影大展和本土艺术家作品系列展,吸引更多艺术家来威举办高水平艺术展览;探讨引进演出公司来威经营国际会议中心大剧院,带动演出市场,让广大市民能经常欣赏到高水平的演出。二、加大引导扶持力度,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一)深入调研,搭建平台。根据新的国家统计分类标准,丰富完善文化产业信息数据库;开展文化企业大走访活动,深入调查分析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了解企业发展需求,探索研究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参照省厅推动的政策支撑、公共服务、投资融资、交易合作、人才培养“五大平台”建设,探索推动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建设。(二)加强调度,强化考核。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会同市考核办制定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考核细则,明确文化产业项目认定范围,确定文化企业考核标准;每季度对各市区重点园区、基地、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调度,实时掌握发展动态,进一步激发各市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三)培育骨干,壮大龙头。做大做强现有的文化产业项目,积极推进文登国际影音创意基地、荣成欢乐家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创作《你是我的眼》、《刘公岛之约》等影视动漫作品;重点推动发展影视摄制服务业、工艺美术业和演艺娱乐休闲业,融合提升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和出版印刷业;第2页共4页做好省级文化产业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