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油田物探公司先进事迹材料VIP免费

2024年油田物探公司先进事迹材料_第1页
1/2
2024年油田物探公司先进事迹材料_第2页
2/2
油田物探公司先进事迹材料人物小传经历。1991年从××物探技工学校毕业,自学完成机械制造与石油地质专业课程,现任中石化××油田物探公司设备管理中心震源队队长。“西进、西进、西进。”××油田物探公司震源队队长××,1998年从××油田的山东大本营出发,沿着天山山脉与大片胡杨林夹道的*沙漠公路一路行进,喊着号子走进了大漠深处。“胡杨是一种象征,它代表了一种意志。我要像胡杨那样活出自己的风采。”××这样自勉。用脑子打井7年荒碱滩,8年戈壁滩。眼前这位脸色黝黑的汉子,怎么看也猜不出只有34岁。艰苦的工作环境,在他脸上镌刻上过多的岁月沧桑。1991年9月,从技工学校毕业的××,走上了物探公司野外钻工岗位,在黄河入海口茫茫无际的荒碱滩上谱写青春年华。三钻、二钻、一钻、司钻、班长、副队长、队长,××经历了7个台阶,物探井从当年的50米深到现在的二三百米,钻井难度越来越大,他对地球深处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探区地质复杂,地下岩性多变。××每到一个新的钻探区块,先掌握不同岩性分布情况,再选用不同性能的钻机,或者在不同的钻探深度上,更换性能不同的钻头,提高了打井效率。全国各地在那里打井的同行,都知道××是个“用脑子打井的人”。2003年2月,××带队承担任务,施工刚开始便遇上了拦路虎。反循环钻机钻井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全队狠了劲地打,每天也只能打40多口井。××经过两天的研究,巧妙改装了反循环钻机,让钻屑从钻杆臂与钻孔中间吹出,创出了日打450口井的沙漠砾石区打井纪录,每口钻井成本由1500元降到了410元,一个工区就节约近400万元。类似这样的技术革新,××完成了20多项,许多成果得到推广应用。第1页共2页扎根大漠××所到的西部探区,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砂石跑。他带着队伍把帐篷当房、沙漠当床、风沙伴粮,顽强地奉献了8个春秋。2001年5月12日,××从工地返回营地途中,沙尘暴像一堵黑墙,呼啸着压过来,一张新买的写字桌打着滚儿翻转而去,帐篷、锅碗瓢盆都不见了踪影,1米多高的仪器车轮胎被流沙埋了一多半儿,××趴在地上也被埋了大半个身子。沙尘暴过后,××和队员们脱下衬衣,将沙子一包一包地挪出去。夏天,地表温度70多摄氏度,操作平台上烫得站不住脚,就向皮靴里灌泥浆水。时间长了,脚泡肿了,连靴子都脱不下来。在这样的环境里,××带队伍创出了日打井726口的探区最高纪录。冬天,在大漠里睡觉,小小的帐篷不挡寒,盖三床被子,头还要蒙在被窝里。××的一个同事,曾险些冻掉一只胳膊。即使这样,××和队员们再冷也没停过工。××带领他的队友们,就像一片片的胡杨树,深深植根于沙漠戈壁,因为那里有祖国需要的石油。青春感言野外勘探十分艰苦,每攻克一个技术难题都要付出大量心血。一听到隆隆的勘探炮声,一想到油气喷流的场面,我就忘记了所有的苦和累。第2页共2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年油田物探公司先进事迹材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