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Accounting一、培养方案(一)本科学制基本学制四年(二)学位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经济、法律、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会计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四)培养规格(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素养。2.自然科学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汉语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和组织协调的能力。3.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4.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熟悉我国有关财务会计的政策法规;具备分析与解决会计实务问题的基本能力。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满足专业需要。6.具有一定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能力。8.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五)专业定位与特色本专业属于应用型专业,突出管理、经济、会计、财务、法律等学科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的融合,强调会计专业理论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应用的能力,通过多个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六)主干学科及主干课程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法学。主干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财务管理、经济法、市场营销学、财务会计、审计学、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税法。(七)学位课程序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学期1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48Ⅱ20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572Ⅲ300大学英语(A)Ⅰ464Ⅰ400大学英语(A)Ⅱ464Ⅱ500大学英语(A)Ⅲ464Ⅲ600大学英语(A)Ⅳ464Ⅳ700高等数学(C)Ⅰ580Ⅰ800高等数学(C)Ⅱ464Ⅱ900概率统计348Ⅱ1000线性代数232Ⅲ1100管理学3.556Ⅰ1200会计学基础3.556Ⅱ1300财务会计696Ⅲ1400统计学原理3.556Ⅲ1500微观经济学(B)348Ⅲ1600市场营销学(A)3.556Ⅳ1700宏观经济学(B)2.540Ⅳ1800经济法464Ⅳ1900成本会计3.556Ⅴ2000管理信息系统2.540Ⅴ2100税法(A)3.556Ⅴ2200财务管理(A)464Ⅵ2300管理会计(A)3.556Ⅵ2400审计学464Ⅵ合计881408(八)培养方案基本框架1.基本框架2.框架的总体要求说明性质属性必修限选任选合计学分学时(周)学分学时(周)学分学时(周)学分比例%学时(周)课程教学通识基础人文社科2743223265431040自然科学1320813208文化素质综合10160学科基础学科基础2641647.531760专业基础17.5280464专业教育13.521622.53604644026640其中实验(上机)教学128152280占课程教学学分比例%523612100课程教学小计79.512725588018288152.5762440实践教学小计41.54341.52143专题教育小计663合计1275518200100注: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工程训练、社会调查、文献检索、专业综合训练、专业综合实践和毕业论文等。人文社科课程体系(29学分)通识基础教育自然科学课程体系(26学分)公共选修课程体系文化素质综合类课程(10学分)课程教学学科基础教育学科基础课程(26学分)专业基础课程(21.5学分)专业教育必修课程(13.5学分)教选修课程(26.5学分)学200学分计社会实践(10.5学分)划实践教学体育实践(4学分)学科基础实践(10学分)专业实践(17学分)专题教育(6学分)(九)课程配置流程示意图(十)指导性学时安排计划学年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学期ⅠⅡⅢⅣⅤⅥⅦⅧ教学周2021212121212119课程教学周151917171719170实践教学周302220219课程教学理论学时2363443682843683442400实践学时52643244032320学分21.5+221+726+418.5+6.59.5+177.5+19.54+1818周学时1921.521.517.5201814——注:学分为课程学分和实践学分之和,“+”后为该学期建议修读的选修课学分。周学时不包括公共选修课学时。(十一)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1.增强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教学计划中开设文化素质类课程,同时开辟第二课堂,营造和活跃学校文化氛围,丰富文化生活,提高文化品位,使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