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开展校本课题研究“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yuhuhjkuj的道路上来。”------------苏霍姆林斯基第一部分选择研究课题第二部分进行课题论证第三部分界定研究问题第四部分形成课题研究假设第五部分明确研究问题,确定研究方法第六部分拟定研究计划第七部分研究课题的申报及开展第八部分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第九部分课题研究的结题校本课题也叫小课题、微型课题,是一种新型的课题研究方式。其源自于中小学一线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以及对教育实践困惑的追问,是一线教师对学校教科研工作总结、反思、探究的智慧结晶。小课题研究目前在许多地区已经由教师的个人自发行为变成群体行为、集体行为或组织行为,而且深受广大中小学教师和教科研人员的欢迎。小课题研究的特点是“短平快”,即研究周期短、研究范围贴近实际,研究过程简便,讲实效,注重从问题中来,到实践中去。第一部分选择研究课题2一、研究问题的来源任何研究都是从研究问题开始的,所以,提出问题是课题研究的出发点,选择课题首先是要选择研究的问题。发现和提出研究问题的方法一般有如下几种:1、根据学校的实际,参照教科研管理机构和部门发布的相关课题进一步具体化,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问题来。如“高效课堂教学中学习小组如何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中如何构建班级特色文化”等。2、从教育教学实际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中提出问题。如“高三文科数学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效率”、“高三英语复课中如何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高三语文课外、课内阅读的衔接研究”等。3、从平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比如针对一种有普遍意义的反常倾向(部分住宿学生最近上课很疲乏?)想到“如何加强对学生晚休的管理?手机使用对学生学习成长的不良影响?”;比如针对学生中比较固定的落后行为想到“如何杜绝走读学生中个别学生经常迟到的现象”、“如何解决学生在教室吃零食问”;比如针对语文考试背诵容易失分的现象想到“如何提高考试中语文名言名句默写的得分率”还有大量的、司空见惯的、甚至是熟视无睹的问题,比如“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如何处理”、“怎样教学生学会学习”“如何避免学生中的抄作业现象”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研究的起点或研究的课题。一般来说,教师工作实践不能解决的小问题就可以当做小课题来研究。4、从先进的经验和方法中提出问题。这就要敢于对先进的经验和方法提出质疑,深入地分析它们的局限性和适应性,从中发现一些可以改进的、新颖而有意义的问题。例如:“如何克服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弊端”、“怎样吸引不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投入小组学习”等。二、选题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几个原则:31、选题应该具有创新性。就是所选的课题是别人没有提出来过的,或者是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解决别人没有解决的方面。2、选题应该具有研究价值。即课题的研究要有现实意义,对教育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比如“关于青少年网络健康教育的研究”3、选题应具有可行性。即该课题的研究具备基本的研究条件。从主观条件来讲是指研究者具备了相应的知识结构、研究能力、实践经验、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等;从客观条件来讲是指所研究的课题必须具备相关的物资条件,包括文献资料、协作条件、环境条件、以及研究经费等。“关于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关于高中学段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这些选题就比较难于研究三、分析问题,形成课题的一般方法学校研究的课题来源于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但并非教育教学中的所有问题都可以成为研究的课题。一般来说,能作为课题研究的问题,它至少应该符合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首先,问题的前提必须正确,符合教育教学的实际。例如“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能力和素质发展的影响”这个问题。学生间不仅具有“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而且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促进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创造思维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