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1-501.细胞内能进行蛋白质修饰和分选的细胞器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2.线粒体中ATP的合成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ATP合成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质子动力势能。3.胞吞可分为两种类型:胞吞物质若为溶液的,则称为胞饮作用,若胞吞物为大的颗粒,形成的囊泡较大,则称为吞噬作用。4.磷脂合成是在细胞质中内质网光面上合成的,合成的磷脂向其他细胞部位转移的方式主要是出芽和磷脂交换。5.光面内质网是合成脂质的主要场所;粗面内质网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6.常用于分离和研究膜蛋白的离子型去垢剂是SDS,非离子型去垢剂是Tritonx-100。7.G蛋白偶联的受体所介导的信号通路中,磷脂酰肌醇途径产生胞内两个第二信使,分别是二酰基甘油(DAG)和三磷酸肌醇(IP3)。8.细胞学的经典时期为19世纪的最后25年,此时的重要发现有原生质理论的提出,细胞器的发现,细胞分裂的研究。9.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层次:【显微水平】(研究细胞形态、大小);【超微(亚显微)水平】(研究细胞器结构与功能);【分子水平】(研究细胞重大生命活动及其调控){这也是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三个层次}10.目前阶段学科的特点:活体细胞为重点研究对象;重大生命活动为主要研究内容;生命活动的分子机制调控机制;多层次上特别是纳米尺度上解释细胞生命本质为目标;多领域、多学科交叉研究。11.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和(达尔文的进化论)12.人们通常将1838—1839年确立的(细胞学说);1859年(达尔文)确立的(进化论);1866年孟德尔确立的遗传学,称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13.1855德国人魏尔肖(R.Virchow)提出“(一切细胞来源于细胞”(omniscellulaecellula)的著名论断,进一步完善了细胞学说。14.病毒核酸是病毒的遗传信息唯一的贮存场所,是病毒的感染单位:病毒蛋白质构成病毒的外壳(壳体)具有保护作用。15.细菌细胞表面主要是指细胞壁和细胞膜及其特化结构间体、荚膜和鞭毛等16.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体系是生物膜系统;遗传信息表达结构系统;细胞骨架系统17.组成细胞的最基础的生物小分子是核苷酸、氨基酸、脂肪酸、单糖,它们构成了核酸、蛋白质、脂类和多糖等重要的生物大分子。18•病毒侵入细胞后,在病毒DNA的指导下,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首先译制出早期蛋白以关闭宿主细胞的基因装置19.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在DNA复制、转录与翻译上具有时空连续性的特点20.植物细胞的圆球体、糊粉粒、与中央液泡有类似动物细胞溶酶体的功能21.电镜主要分为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两类22.生物学上常用的电镜技术包括超薄切片技术、负染技术、冰冻蚀刻技术等23.生物膜上的磷脂主要包括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乙醇胺和鞘磷脂。24.膜蛋白可以分为膜内在蛋白(整合膜蛋白)和膜周边蛋白(膜外在蛋白)。生物膜的基本特征是流动性和不对称性。25.内在蛋白与膜结合的主要方式有疏水作用、离子键作用和共价键结合。26.真核细胞的鞭毛由微管蛋白组成,而细菌鞭毛主要由细菌鞭毛蛋白组成。27.细胞连接可分为封闭连接、锚定连接和通讯连接。28.锚定连接的主要方式有桥粒与半桥粒和粘着带和粘着斑。29.锚定连接中桥粒连接的是骨架系统中的中间纤维,而粘着带连接的是微丝(肌动蛋白纤维)。30.组成氨基聚糖的重复二糖单位是氨基己糖和糖醛酸。31.细胞外基质的基本成分主要有胶原蛋白、弹性蛋白、氨基聚糖和蛋白聚糖、层粘连蛋白和纤粘连蛋白等。32.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伸展蛋白和蛋白聚糖等。33.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完成细胞间的通讯联络。34.通讯连接的主要方式有间隙连接、胞间连丝和化学突触。35.细胞表面形成的特化结构有膜骨架、微绒毛、鞭毛、纤毛、变形足等。36.物质跨膜运输的主要途径是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和胞吞与胞吐作用。37.被动运输可以分为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方式。38.协助扩散中需要特异的膜转运蛋白完成物质的跨膜转运,根据其转运特性,该蛋白又可以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类。39.主动运输按照能量来源可以分为ATP直接供能运输、ATP间接供能运输和光驱动的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