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题:1.系统是由具有独立功能的元素组成的整体,这些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完成系统的总目标。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社会技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企业的全局出发辅导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规划目标。2.管理信息系统的要素: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和计算机应用3.可行性分析是指在当前组织内外的具体环境和现有条件下,某个项目投资的研制工作是否具备必要的资源及其他条件。对于信息系统而言,其可行性可以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运行可行性来考虑。4.诺兰模型指美国管理信息系统专家诺兰提出的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理论,它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初始阶段、蔓延阶段、控制阶段(由计算机管理为主到数据管理为主转换的关键时期)、集成阶段(建立支持全企业信息需求系统,预算费用迅速增长)、数据管理阶段、信息管理阶段(成熟阶段)5.资源、资源的生命周期资源指被管理的对象,可以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无形资源是指不具有产品形式的管理对象,及战略计划与控制;有形资源有2类,一类是关键性资源,指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一类是支持性资源,指为实现企业目标必须使用和消耗的那些资源。资源的生命周期是指一项资源由取得到退出所经历的阶段,1产生阶段(对资源的请求、计划阶段)2获得阶段(资源获得的活动)3服务阶段(资源的存储、服务)4退出阶段6.定义数据类的方法实体法:在分析中把与企业有关的可以独立考虑的事物都可以定义为实体,每个实体根据资源的管理过程,可将其分解为计划型、统计型、文档型和业务型。功能法:在系统中每个功能都有相应的输入和输出的数据类,对每个功能标识出其输入、输出数据类,与第一种方法得到的数据类比较、调整,最后归纳出系统的数据类6.业务流程图及基本符号、数据流程图及基本符号业务流程分析采用的是自顶向下的方法,首先对高层管理业务进行分析,画出高层管理的业务流程图,再对每一个功能描述部分进行分解,画出详细的业务流程图基本符号:业务处理部门或单位数据流动及方向各类单证、报表数据存储或存档业务功能描述数据流程图就是用几种简单的符号综合描述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存储、加工和流出的具体情况。外部实体(数据来源/去向DataSource/Sink):不受系统控制,在系统以外的事物或人,它表达了该系统数据处理的外部来源和去处在数据流的上方写上数据流的名称处理功能:表达对数据处理的逻辑功能,也就是把流向它的数据进行一定的变换处理,产生新的数据7.数据字典就是将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功能、数据存储、外部实体等详细情况加以记录,并按照一定方式进行排列所形成的一部关于数据的字典。数据字典是进一步定义和描述所有数据项的工具,是关于数据的数。包括对一切动态数据(数据流)、静态数据(数据存储)和数据结构以及相互关系等的说明。8.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功能、数据存储、外部实体数据元素是最小的数据组成单位,是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数据结构9.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第一规范化形式(简称为一范式)是指在一个关系中没有重复出现的数据组项。即关系中的每一个属性都是不可分的数据项。如果在一个满足一范式的表中,所有非关键字数据元素都完全依赖于整个关键字,则称这个表是第二规范化形式(简称为二范式)。如果在一个满足一范式的表中,假设A是其关键字,而Y,Z为非关键字数据元素,并且Y∩Z为空,没有A→Y,Y→Z存在,则称这个关系是第三规范化形式。简称为三范式。10.系统的运行效率主要是指系统的处理能力、运行时间和响应时间。其中,处理能力是根本因素,起决定性作用。11.系统的处理能力、运行时间、响应时间处理能力,指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事务的个数;运行时间,指在批处理状态下,系统运行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响应时间,指在联机状态下,在终端上向计算机发出一个请求,到计算机在终端上给出回答所用的时间。12.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有效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