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实习计划书实习名称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实习——生物危害性项目检测系别生物与化学工程系年级专业2010级食品安全专业实习时间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16-17周拟订人(签名)吴菲菲李化强邵阳学院2013年10月29日2目录一、实习目的⋯⋯⋯⋯⋯⋯⋯⋯⋯⋯⋯⋯⋯⋯⋯⋯⋯⋯⋯⋯⋯⋯⋯⋯⋯⋯3二、实习内容、方式和要求⋯⋯⋯⋯⋯⋯⋯⋯⋯⋯⋯⋯⋯⋯⋯⋯⋯⋯⋯⋯3三、实习时间、地点和单位⋯⋯⋯⋯⋯⋯⋯⋯⋯⋯⋯⋯⋯⋯⋯⋯⋯⋯⋯⋯3四、指导教师和学生分组名单⋯⋯⋯⋯⋯⋯⋯⋯⋯⋯⋯⋯⋯⋯⋯⋯⋯⋯⋯3五、实习工作步骤及工作安排⋯⋯⋯⋯⋯⋯⋯⋯⋯⋯⋯⋯⋯⋯⋯⋯⋯⋯⋯4六、实习考核和成绩评定办法⋯⋯⋯⋯⋯⋯⋯⋯⋯⋯⋯⋯⋯⋯⋯⋯⋯⋯⋯5七、实习纪律和安全保障措施⋯⋯⋯⋯⋯⋯⋯⋯⋯⋯⋯⋯⋯⋯⋯⋯⋯⋯⋯5八、学生实习进度安排表⋯⋯⋯⋯⋯⋯⋯⋯⋯⋯⋯⋯⋯⋯⋯⋯⋯⋯⋯⋯⋯6九、实习计划审批表⋯⋯⋯⋯⋯⋯⋯⋯⋯⋯⋯⋯⋯⋯⋯⋯⋯⋯⋯⋯⋯⋯⋯73一、实习目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实习》是不可缺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必修课。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通过二周的实习,学生对食品的生物安全性及其控制技术应加深理解,熟悉试样的采集、保存、制备方法,了解常规生物性危害项目,掌握常见分析检测方法及其操作,熟悉有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并初步具有分析解决实际遇到的具体问题的能力。实习中应注重培养和提高动手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课堂理论知识,达到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融会贯通,为今后参加工作奠定一定基础,并通过实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观。二、实习内容、方式和要求(一)实习内容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将大肠菌群的定性鉴别方法以及大肠杆菌的鉴定方法整合为常见致病菌的分离及鉴定综合性实验,每组检测一种液体样品,如果汁、牛奶、饮用水、豆浆制品等。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食品的安全评价基本技术方法及基本的实验技能,同时将微生物的三大技术,即无菌操作技术、纯培养技术和计数技术,以及形态学观察和生化鉴定穿插各个环节,着重强调微生物检测的特殊性及规律性。(二)实习方式开放实验室,提供实验用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样品生物危害性项目的检测。(三)实习要求1、掌握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突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特色及食品生产的特殊性;2、系统性解决食品中存在的某一问题;3、掌握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检测、大肠菌群的辨别和大肠杆菌的鉴定、霉菌酵母菌的测定等;4、熟悉常见食品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技术。三、实习时间、地点和单位实习时间:2013-2014年一学期第16-17周实习地点:生物与化学工程系微生物实验室四、指导教师和学生编组名单4(一)指导老师吴菲菲、李化强(二)学生分组名单表12010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编组名单序号组长成员1曾粮情莫玉花;游凤姣;何婵;龙俊;曾粮情;谢艳艳;胡倩2刘安珠陈智能;黄越倩;邓秀芝;刘安珠;胡洋君;曹玉琴;陈洁3李岚尹锦辉;李雄;张晴;杨湘勤;李岚;吴文主;刘敏辉4杨秧胡清;李鑫博;邓春艳;高炜;杨秧;戴韧儒;王行军5曹冬梅曹冬梅;朱慧;彭雅清;徐琦;黄华;朱丽霞;游胜男6胡恒胡恒;杨亚兰;余亚莉;彭依荣;刘春良;刘国要;罗平7雷晓娟王林;罗霞;刘权;雷晓娟;肖训文;伍礼波;沈溢8黄卉芬蔡畅;黄卉芬;伍袁;陈柳;张琦;杨永祥;秦泽智五、实习工作步骤及工作安排(一)实习前准备教师实习前一周写出实习计划(二)实习动员会1、时间:2013年12月9日2、内容:教师重申实习目的、内容和要求,强调实习纪律和安全,说明实习考核和成绩评定办法;(三)实习工作准备1、时间:3天2、内容:(1)学生分组制订详细的实习方案。(2)学生分组选择和使用所需的仪器。(3)学生分组配制各种试剂、培养基并进行正确的消毒与灭菌。5(四)菌落总数的测定1、时间:3天2、内容:配制细菌培养基并包扎、消毒、灭菌;正确采集样品,处理样品(稀释、样品滴加、培养);菌落观察与计数;数据处理、分析。(五)大肠菌群的定性测定1、时间:5天2、内容:感官了解样品的基本情况;采样工具、装样容器的清洗、包扎、消毒、灭菌;各种培养基、试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