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版】课题1位移和速度【学习目标】1、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与路程的区别2、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会进行速度的相关计算3、感受速度与现代社会的联系说明:结合课标及考试说明,写1-2个知识点目标,1个三维目标(可选)。【知识概述】1、位移的物理意义:位移的意思是反映物体初、末位置变化的,不反映物体运动过程的细节,只反映物体位置变化的方向和距离。2、位移与路程定义矢量性区别结合具体例子分析路程位移3、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反映的是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通俗的说是反映物体位置的变化快慢。所以,实际上是指物体位置在一定时间内向哪个方向变化,变化了多少(即直线距离)。4、平均速度“变身”瞬时速度:不论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都是为了反映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只不过平均速度反映的是一段时间内位置的变化,瞬时速度用来描述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运动的快慢,可以用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表示位置改变的快慢。因此,平均速度比较粗略地反映物体运动快慢,瞬时速度则更精准地反映物体运动快慢。5、用数学微元法理解平均速度“变身”瞬时速度说明:知识概述部分一是学习目标的细化,二是对典型例题、当堂检测的规划设计及体现,三是对教材重点知识点的解读。建议在概念的理解上不要重复课本的解读,概念的理解应是深层分析的突破,并在例题与检测中体现。时间安排5分钟左右。【典型例题】要点1、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比较【例1】(多选)下面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C.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D.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变式1】(多选)对于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与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大的瞬时速度也大B.平均速度的大小一定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C.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D.瞬时速度是某一时刻的速度要点2、………【例2】………【变式2】………说明:1、例题设置与选题上要体现【知识概述】的知识点;2、例题后的变式训练题要匹配该例题;3、建议该部分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讲解形式上杜绝灌输,讲究互动。4、例题与变式题与当堂检测的答案解析放在最后,若有影像素材可单独放置在文件夹中。【当堂检测】1、(单选)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位移和路程是相同的物理量B.路程是标量,即表示位移的大小C.在曲线运动中,位移大小一定小于路程D.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大小一定等于路程2、(多选)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v=∆x∆t,当Δt足够小时,该式可表示某时刻的瞬时速度B.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D.只有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3、(多选)下列表述中,所指的速度为瞬时速度的是()A.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800m/sB.一辆公共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全过程的速度为40km/hC.高速公路限速为90km/hD.小球在第3s末的速度为6m/s4、(多选)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m/s,乙质点的速度为-4m/s,则可知()A.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B.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C.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运动的方向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s末甲、乙两质点相距60m说明:1、A组习题定位于最基本概念,给学生以信心和学习的动力与兴趣。2、题型可为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3、题目当堂完成,建议用时15分钟左右;反馈方式可灵活处理。4、答案解析附后。【参考答案】【例1】选A、C.每个时刻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但是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等于零时,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不一定等于零.例如质点的往复运动,A项对,B项错.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变,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均等于瞬时速度,C项对.变速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