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根本对立判断: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1)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3)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4)“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5)死生有命,富贵在天(6)水是万物的本原(7)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唯物主义1、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唯心主义①主观唯心主义②客观唯心主义(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1、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2、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火生气,气生水,水生土,土又还原成火。3、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五行”原指“五材”,即水、火、木、金、土。早期的“五行”说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多样性及世界本原的认识。上述观点属于哪一种唯物主义观点?这种观点有什么优点和局限性?二、唯物主义基本形态基本观点局限性或优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1、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2、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局限:把物质归结于具体的物质形态.(水火土气等)优点:坚持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是正确的1、17世纪法国哲学家伽森狄认为宇宙由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是永恒运动的,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这一思想可以说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对物质的最高概括和认识成果。(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的。1803年他发表“原子说”,提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2、伽森狄和霍尔巴赫是17、18世纪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关于物质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变的,世界上形形色色不同性质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简言之:原子就是物质,就是世界的本原。上述观点属于哪一种唯物主义观点?这种观点有什么优点和局限性?基本形态基本观点局限性或优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优点:丰富发展了唯物主义(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机械性:即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受力学规律支配的机械运动,所以这一时期的唯物主义又称为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性:即把自然科学研究的习惯和方法推广为哲学的分析方法,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不彻底性:即自然观是唯物的,但历史观却是唯心的。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1)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三种形态正确性局限性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本质上是正确的A.A.具有猜测性,具有猜测性,B.B.没有科学依据;没有科学依据;C.C.把物质归结为物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质的具体形态丰富和发展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了唯物主义A.A.把物质归结为自然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科学意义上的原子;B.B.具有机械性、形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唯心主义A.A.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B.B.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C.C.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最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