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序言第1章绪论§1.1问题的提出在金融实践中,人们除了关注资产收益,同时更密切注意价格波动所带来的损失风险,这就关系到金融市场风险测量和管理,而准确刻画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分布函数是金融市场风险测量和管理的基础。金融资产收益率是金融经济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资产收益率完全体现了该资产的投资机会,且与其投资规模无关。而波动性是金融市场最为重要特性之一,能否对收益率的波动情况进行正确描述直接关系到证券组合选择的正确性、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期权定价的合理性。金融市场在一些时间段内显得非常平静,而在另外一些时间段内剧烈波动。描述波动性的时变特性是非常重要,因为第一,资产风险是资产价格的重要决定因素,投资者要求更高的预期收益作为持有更高风险资产的补偿,因此回报方差的变化对于理解金融市场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波动性是证券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模型(APT及期权定价公式的核心变量。第二,它与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直接相关,是体现金融市场质量和效率的最简洁和最有效的指标之一。另一方面波动性对企业的投资与财务杠杆决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模式、经济周期及相关宏观经济变量等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波动性的估计、预测和影响因素分析一直是金融经济学研究的持续热点。在金融市场中有许多可观察结果,如交易价格、交易数量、交易次数以及市场指数等。对这些结果的统计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揭示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为证券组合的选择、风险管理、期权及其衍生产品的定价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然而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通过对发达国家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人们发现随机游走模型与正态分布很难准确刻画股票收益率,并提出了很多新的模型,这些研究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投资与风险管理理论与实务的进一步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股票市场起步较晚,一般市场制度还不健全,很多投资者不够理性,同时上市公司内部的经营管理与外部的整个经济环境也有一定的差距。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股票市场的产生源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自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至今,仅仅二十几年的时间,虽然经过交易和管理制度的多次调整后,市场逐渐趋于稳定,但还不太成熟,制度有待完善,投资者素质与理性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总之,中国股市与西方成熟股市差距还很大,因此以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为背景的西方市场金融理论是否也适用于中国股票市场,尚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而对中国股市收益率分布特征的研究是这一系列研究的基础。从现实角度来讲,系统地研究中国股市收益率对深入认识中国股市的发展和成熟程度,改进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更为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投资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1.2研究现状国外对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性研究已有一段历史,早在20世纪60年代,Fama(1965就观察到投机性价格的变化和收益率的变化具有稳定时期和易变时期,大的报酬紧连着的报酬,小的报酬紧连着小的报酬,称为波动集群性(Mandelbro,t1963;Fama,1965。波动集群性表明股票报酬波动是时变的,即价格波动呈现集群性,方差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此后,国外对投机性价格波动特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最成功地模拟了随时间变化的方差模型由Engle(1982首先提出的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性模型(即ARCH模型。它更好地捕获条件异方差性以及尖峰厚尾性,ARCH模型将方差和条件方差区分开来,并让条件方差作为过去误差的函数而变化,从而为解决异方差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这个模型很好地拟合了波动率聚类现象,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参数的选择和估计会比较麻烦,为此,Bollerslev(1986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利用ARCH/GARCH类模型对股市波动性进行了研究,但大多集中于实证分析,理论创新较少。黄庆(2008),丁志刚(2007)都应用ARCH模型对上海股票市场日收益率的波动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上海指数日收益率序列存在显著的ARCH效应。唐璐(2008)选取九类行业指数的日收益率作为主研究对象,运用GARCH族模型来对我国股票市场行业指数波动特性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