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管理案例----让每一个孩子都精彩西华小学五二班张灵霞小学班主任管理案例----让每一个孩子都精彩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是班主任的义务,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落伍是班主任应尽的职责。班主任工作责任之重大,还表现在,使学习健康、理性的个性与个体的发展的同时,重要的是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心情愉快、积极向上。一句话,班主任在关爱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只有通过深入了解认真研究与控制对学生身心发展有影响的各种因素,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从教以来,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有四年时间,印象最深的是2008学年度接手的班级。在2008年学年度,学校安排我担任六年级的班主任,接任后发现该班学生分配不均衡:浮躁生多,后进生多,特别是有令老师和学生闻之色变的自封分帮分派。开学已有二周时间,但班级仍象一盘散沙:上课纪律差,作业多人不完成且质量极差,同学们时有吵架打闹现象传到耳边,科任老师三两天就来告状。这些弄得我心烦意乱,火气直冒,真想狠狠收拾他们一顿。冷静下来后,我仔细调查、了解,查找原因。经过了解,我发现造成该班如此混乱、难管的原因主要是他们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班干部的管理软弱无力、个人的自我主义太强烈。同学间不团结,不追求上进,缺乏竟争意识。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四大金刚”太张狂,无人敢管,大家在他们四人的不良影响下无心读书、无心上进。找出原因后,我决定对症下药:提高他们的自治能力,自我教育能力,以改变这种令人担忧的现象。现代教育倡导的是“以人为本”的人文性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自我管理的主人。”还指出:“学生自治不是自由行动,而是共同管理,不是打消规则,而是大家立法守法。”因此,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我把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自我教育能力作为班主任工作的突破口,改变了该班的“散、差、乱”面貌,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健全制度,民主制订班规班约。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美国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也就是说,习惯可以决定人的命运。因此,学生平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显得尤为重要,都关系到他们良好的道德品格和文明习惯的形成。而如果全由班主任要求学生怎样怎样做,学生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效果不明显。因此,我组织全班同学讨论学习学校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小学生守则》、《小学生一日行为规范》等,然后召开主题班会,进行民主讨论,结合本班实际,让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经过讨论、修改、通过,达到统一认识,共同制订出一份班规班约。因为班规是学生们自己制订的,是符合他们的实际的,所以他们在情感和理智上都非常认同,执行起来也就十分有效,从而让每个同学严格遵守班规、并管理、约束好自己。如“四大金刚”本来十分喜欢讲脏话、戏弄同学的。但新的班规出台后,他们不便拆自己的台,那些恶劣行为也就有所收敛。整个班级的班风很快好转。二、民主选举或“毛遂自荐”当班干部。班干部就是老师管理好班级的得力助手,应该是同学们信任的“领头雁”“火车头”。俗话说,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因此,选好班干部是最重要的。我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互相观察,调查,举荐或自荐一些成绩好、品德优、关心集体、团结同学、有一定领导能力的人来竞选班干部,然后再全班同学民主投票表决。表决前,我特别询问“四大金刚”最信服班上的谁,他们一致选小婷,因为她不仅成绩好,而且待人对事公平公正,从来不会歧视他们。我马上选定小婷让大家投票,结果全班通过,她当选为班长。四个人喜滋滋的,胜似自己当了班长。事实证明,此举是正确的:有一天,班中的“小团队”与别班的同学发生了摩擦,他们甚至搬起了长凳,眼看流血事件即将发生,而老师又去开会了,在这危急时刻,班干部们挺身而出,制止了这场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小婷,她的一声断喝,让两个失去理智的人清醒了,等我返回教室时,正看到小婷在教育他们,而他们面红耳赤、不停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