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春天的节日》主题活动设计一、活动意义节日离学生的生活是这样的近,学生仿佛每天都在过节。但是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节日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知道有这样一个节日上。其实节日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涉及自然界的发展变更、民族风俗、历史文化等内容。这次的活动借助于学生对节日的向往和对过节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探索社会文化现象及其根源的能力和善于质疑的能力。同时也继续巩固学生对资料的收集能力、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二、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春天里有哪些节日,能初步了解这些节日并分类。2、选择自己喜欢的节日,初步学会制定研究的计划书。3、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愿望。4、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5、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积极参与、乐于表现的意识和乐于与他人分享的态度。三、活动重点、难点重点1、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春天的节日,并自主选择了解春天的一个节日。2、初步学会制定研究计划书。难点1、制定节日的研究计划书。2、根据制定的计划书行动,顺利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四、活动用具与准备学生课前准备1、分组学习,小组中成员进行分工。每组有正副组长、发言人、书记员、联络员和资料保管员。2、准备活动用具水彩笔、胶水、剪刀等。3、收集跟节日有关的资料。教师课前准备1、春天的节日卡片。2、实物投影。3、春节的研究计划书和空白的研究计划书。4、课件春节的小报。5、收集有关春天节日的资料。6、为学生提供有关的网址和书籍。五、活动时间2课时六、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主题研究兴趣活动1、创设情景,引起学生对节日的回忆,关注节日的内涵。师播放一段《新年好》,引起学生对春节趣事的回忆。师多么欢乐的一首歌呀,是在哪个节日里唱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春节的节日卡片。生说春节的趣事。如吃年夜饭、拿压岁钱、放爆竹等。师引导学生关注春节的社会文化现象,并指导学生关注节日的内涵。如为什么要放爆竹?拿压岁钱?等。活动2、学生交流已知的节日名称并分类。师春天除了春节,还有那些节日?生小组讨论,比一比哪个小组知道得多。各小组交流汇总。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粘贴节日卡片。师春天有这么多的节日,我们来给它们分分类。生小组讨论分类,交流。师指导学生有意义地分类。可以按是不是国际性的节日、民族性的节日、社会公益性的节日、环境保护的节日或按时间等来分。二、填写计划书活动1、学生自主确定研究的节日。师你们对哪个节日最感兴趣?请各小组简单讨论一下今天要研究的节日,请书记员把结果填在计划书的我们要研究的节日这一栏里。师实物投影,空白的研究计划书附1。指明所要填写的栏目。生讨论确定,填写。各小组发言人汇报小组的决定。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节日卡片。师你们想了解这些节日的哪些方面呢?生讨论,交流。如节日的传说、风俗、有关的诗歌和舞蹈活动2、学生讨论,选择研究方法。师要想研究好这些节日,方法很重要,说说你们想到了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研究。生小组讨论,交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①、查资料查书、报纸、上网。②、比较。③、请教。④、讨论。⑤、观察。⑥、制作。活动3、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填写计划书。师指导学生根据刚才的讨论填写计划书。师实物投影空白的研究计划书附1,指明所要填写的2个栏目。生有序地填写决定要研究的内容和我们用的研究方法这两块内容。在填写时各小组成员各抒己见,讨论决定。师请2-3个小组汇报展示自己填写的计划书用实物投影。生展示计划书,生自评——互评——师评。活动4、补充完善计划书。师展示一个范例——春节的研究计划书附2,指导学生完善计划书。生将范例和自己的计划书作比较,说说想法。师展示研究成果——春节的小报附3。生看多媒体展示春节的小报。结合自己的研究内容,设想成果展示的方法。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主动选择研究任务,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展示方法多样化。生补充完整决定要研究的内容和我们用的研究方法这两块内容,填写成果展示的方法。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