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部分学校高三摸底考试试题生物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共50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25题。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1~10每小题1.5分,11~20每小题2分,共3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细胞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某些无机盐影响光合作用速率B.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影响细胞代谢速率C.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不能相互转化D.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是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合物2.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都含有20种氨基酸B.蛋白质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C.蛋白质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D.蛋白质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3.下列关于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鉴定还原糖时,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C.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必须要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D.用切片法鉴定脂肪,需要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粒4.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物质只能通过一种运输方式进出细胞B.需要载体蛋白参与的跨膜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C.小分子物质不可能以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D.有的细胞不进行有氧呼吸,仍可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营养物质5.右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B.②是核仁,与核糖体形成有关,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可发生周期性变化C.③是核膜,由4层磷脂双分子层组成,上面有核糖体附着D.④是核孔,是DNA和mR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6.用15N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4代,a、b、c为3种DNA分子:a只含15N,b同时含15N和14N,c只含14N。则a、b、c的比例是A.2∶2∶16B.0∶2∶16C.2∶0∶14D.0∶2∶147.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病患者体内一定携带致病基因B.评估某遗传病在群体中出现的风险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C.单基因遗传病由一个基因控制,在群体中发病率都很低D.多基因遗传病由多个基因控制,环境因素对其发病率无影响8.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物种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标志B.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稳定的环境条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保持不变9.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人血糖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减弱,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B.人体大量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排尿量减少C.人遇寒冷环境时,机体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量降低D.人体被病毒感染时,体内产生的抗体,能通过裂解靶细胞将病原体清除掉10.下图表示某动物种群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被捕食,则调查值偏高B.a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c点时年龄组成为衰退型C.c点时种群数量未达到K值,其增长速率与a点相同D.若该种群为某海洋鱼类,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11.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都连接2个磷酸基团C.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不会导致DNA分子结构改变D.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与2种碱基对含量的比值有关12.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的运动决定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细胞膜的不同部位,其化学成分和功能存在差异D.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必备结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