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用数学》说课稿李都小学李德波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系统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之后,又一次集中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8和9的认识及加减法是在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也是在为后边10的认识做准备,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这部分包括《8、9的认识》,《有关8,9的加减法》以及《8、9加减法的应用》三部分,共5课时。其中第58页“用数学”是第三课时,其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通过同一情境反映两个不同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二是让学生学会看已知数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找到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三.让学生能看图提出简单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内容对刚入学不久的儿童来说,既有现实性,趣味性,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另外,通过结合“用数学”的教学过程来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二、设计理念和思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它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符合其水平的思维情景和条件,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本节的“用数学”是让学生能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结算出结果.在教学中还应让学生寻找问号的数量时侧重通过计算的出示,而不是去数未知数的数量,所以本节的设计意图是在指导学生找出求“一共有几个蘑菇”用加法解决,而求“剩下有几只小鹿休息”用减法解决.让学生初步知道求整体,用加法,求部分用减法,再通过加减法两个题目的对比,引导学生总结出口诀:求总数,用加法,部分相加是答案;求部分,用减法.总数减另部分是答案.再让学生运用这个口诀,看图提数学问题,层层递进,让学生逐步理解接受.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问题的列式计算,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初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3、能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计算,构建解决问题的简单模型。教学程序:依据这节课的教材知识结构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为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要求,这节课的程序安排为:一、创设情境,引新设疑1、(播放课件)(出示电脑画面,有声音出:嗨,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喜羊羊,小朋友们,今天我要带你们去快乐的森林玩一玩!提问:①你们知道喜羊羊要带我们去哪里玩吗?(快乐的森林)老师板书题目:快乐的森林②你见过的大森林是什么样子的?------------------(有美丽的树木,可爱的小动物……)老师教育学生要爱护大自然,爱护环境,爱护小动物。设计意图:课标中说,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利用学生喜爱的喜羊羊形象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二、合作探究,体验发现1,引导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电脑出示动态蘑菇园,导入:喜羊羊首先要带我们去快乐蘑菇园听小蘑菇们唱歌。问题①:通过观察,你看到现在在唱歌的是几个蘑菇呢?(通过观察,现在有左边有6朵蘑菇在唱歌,右边有2只蘑菇在唱歌。)谁能看图列出四个算式。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问题②:课件出示大括号和问号。请学生再认真看图,根据你发现的信息,再次列式计算。①交流算法:6+2=8,一共有8朵蘑菇。把左边的6朵与右边的2朵加起来就是8朵②引导理解:列式2+6=8对吗?(求一共有多少蘑菇就是把这里的蘑菇加起来就得出结果了,可以是左边加右边,也可以是右边加左边,所以2+6=86+2=8都对)小节总结小朋友们这么聪明,喜羊羊特意邀请你们去看看森林里的节目表演-------小鹿跳舞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复习巩固上节课的一图四式,然后引导学生学会发现数学符号带给我们的解题信息,并体会数学符号在解题中的重要作用。2,引导学生体验减法的含义小朋友们这么聪明,喜羊羊特意邀请你们去看看森林里的节目表演-------小鹿跳舞(电脑出示的一共有9只小鹿的字样.再3头小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