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领导魅力领导魅力是领导的核心能力,提升领导的影响力对加强领导的能力建设具有核心作用。领导干部具有领导魅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增强影响力、号召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决定领导魅力的因素,既有非权力的,又有权力的。非权力因素主要取决于领导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知识、能力的水平状况;权力因素则取决于领导的资历、职位、级别等与领导者实施职权的过程、行为、背景等有关因素。在实际工作中,我认为可从四种途径入手提升领导魅力。一、广学善谋,以远见卓识服人领导者肩负着促进组织发展、事业进步的历史使命,应该加强学习、积极实践、勇于创新、与时俱进。一个放弃、忽视、逃避学习的领导,肯定会被时代所淘汰,被社会所不容,被群众所抛弃。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有好的学风,掌握真才实学,用远见卓识来领导人、鼓舞人、激励人。一要有战略思维。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是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在当今这样一个开放的世界里,是否有战略的眼光、开放的思维,是否能善于取他之长、补己之短,是影响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领导干部必须立足未来,放眼世界,适应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认真学习和掌握最先进的发展理念、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着力培育战略思维和创新精神,不断地以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现代智慧充实自己。要勤于思考,思考当今社会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勤于思考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问题;勤于思考改革、发展、稳定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还要勤于思考和善于借鉴历史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只有这样,才能在解决事关全局及其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时做到游刃有余。二要有深邃眼光。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古语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党的干部是一任接一任,而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长久的。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必须要有洞察未来的深邃眼光,要有统揽全局的宽阔视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要通过学习,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学会用“放大镜”看清上情,用“望远镜”观察外情,用“显微镜”摸准下情,努力提高未雨绸缪、见微知著的能力,提高准确归纳事物发展规律、科学预测事物发展趋向的本领,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不断增强工作的时代性、前瞻性、预见性。三要有驾驭能力。“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毛泽东同志说“没有全局在胸,是投不下一着好棋的。”是否具有统揽全局、驾驭全局的视野和能力,是衡量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志。领导干部要不断强化现代经济、科学、管理、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培养系统思想和辩证思维,提高善于在千头万绪的工作和错综复杂的矛盾中,牢牢把握和处理各种重大关系,统筹兼顾好各方面工作的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行家里手。要学会抓方向、谋大势、管大局,注重研究和思考带有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善于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担负的责任放到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中去把握,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保证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二、倾力干事,以务实精神带人为官之道,贵在实干。只有务实,领导干部的威信才能够树立、维护和巩固。领导干部必须把实干事、干实事作为作风建设的重中之重,倾力做求真务实的榜样,用务实精神来影响周围的人,带动周围的人,在干部队伍中形成说实话、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的良好工作风气。一要亲自带头干事,不旁观。小平同志说过:“我们的事业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列主义都没有。”光说不干,只会添乱;光看不干,只会扯蛋。共产党跟国民党打仗,共产党是“跟我冲”,国民党是“给我冲”,虽是一字之差,但胜败早定。“喊破嗓子,不如作出样子”。作为领导干部,既要当好指挥员,又要当好战斗员,带头想大事、谋大事、干大事,把心沉下去,将身扑下去,与干部群众同甘共苦,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尽心尽力。在别人不想干、不敢干的时候,要身先士卒,“做给别人看”;在别人不会干、无法干的时候,要现身说法,“教给别人看”。通过示范带动,努力营造一种“爱干就是德,善干就是能,多干就是勤,干好就是绩”的良好氛围。二要真心实意干事,不空谈。实干兴邦,...